天净沙 秋思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这首元曲的作者是____ (人名)。
下列各句中,与“断肠人在天涯”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不同的一项是…【 】
A.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
B.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
C.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
D.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
简要分析“夕阳西下”一句的表达作用。
古诗文阅读
送柴侍卿①(唐)王昌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唐)李白
流水通波接武冈②,送君不觉有离伤。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青山一道同风雨,明月何曾是两乡。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注释】①侍御:官职名。②武冈:县名,在湖南省西部。对以上两首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送柴侍卿》中“明月何曾是两乡”所表达的情感和苏轼的“千里共婵娟”有异曲同工之妙。 |
B.朋友离别在即,可王昌龄却说“送君不觉有离伤”,未免让人觉得有些薄情寡义。 |
C.《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前两句旨在点题,引出了相互惜别的人物、地点、时令和友人要前往的目的地。 |
D.《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后两句让我们仿佛看到了:李白在楼前久久伫立,目送孟浩然乘船顺流而下,渐行渐远,船上的白帆逐渐消逝在遥远的水天相接处。 |
虽然两首都是离别诗,但所抒发的思想感情却不相同,请分别指出。
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1)(2)两小题。
题龙阳县青草湖
〔元末明初〕唐温如
西风吹老洞庭波,一夜湘君①白发多。醉后不知天在水②,满船清梦压星河。
〔注〕①湘君:传说舜南巡死后为湘水男神,称湘君。②天在水:天上的银河映在水中。请描绘“西风吹老洞庭波”一句所呈现出来的画面。
诗歌末句“满船清梦压星河”中的“压”字历来为人所称道,请加以赏析。
古诗
襄邑道中①
陈与义
飞花两岸照船红,百里榆堤半日风。
卧看满天云不动,不知云与我俱东。
【注】①襄邑:在今河南省。诗歌前两句写了途中所见之景,有哪些特点?
诗歌后两句尤妙,请加以赏析。
阅读下面这两首诗。
【甲】夜雨寄北【乙】宿云梦馆
李商隐欧阳修
君问归期未有期,北雁来时岁欲昏,
巴山夜雨涨秋池。私书归梦杳难分。
何当共剪西窗烛,井桐叶落池荷尽,
去话巴山夜雨时。一夜西窗雨不闻。乙诗中,诗人主要运用了哪种抒情手法?
结合诗句,简要分析这两首诗中,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的不同之处。
诗歌赏析:
饮酒(其五)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对这首诗中语句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
A.“结庐在人境”是说住在众人聚居的地方。 |
B.“问君何能尔”,“尔”的意思是“耳”,罢了。 |
C.“飞鸟相与还”,“相与还”是结伴而还,意思是飞鸟倦了也知道还家。 |
D.“此中有真意”的“此中”,据此时此地的情景,也就是指隐居的田园生活。 |
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此诗表现了作者悠闲自得的心境和对宁静自由的田园生活的热爱及对黑暗官场的鄙弃和厌恶。 |
B.诗中的采菊、山气、夕阳、飞鸟,包含了无限诗情画意,它既不能用言语形容,又无须用言语形容,体现了作者隐居生活的美好情趣。 |
C.诗的语言婉曲含蓄,虽说“此中有真意”,又说“欲辩已忘言”,其实,“真意”就在作者所要表现和所要追求的“心远地自偏”的意境中。 |
D.这首诗创造了一个诗情、画意、哲理兼具的意境,既表达了作者的清高思想和恬静愉快的心情,又给读者以美的享受和思想的启迪。 |
最能表现这首诗思想内容的一个词是哪个词?它也是全诗的诗眼。
请从炼字角度说说“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妙在何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