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是历史的浓缩,它的见证和诉说着历史,读图并回答问题:
(1)图1所反映历史事件与中国有何关系?此时美国对中国实行的是何种政策?
(2)图2所反映的历史事件产生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它使中美关系在二十世纪70年代末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3)图3图4中忙碌在各种外交场合的新中国外交家是谁?由于他的努力新中国在图中所示外交活动上取得了哪些成就?。
(4)图5中1971年的哪件事件让“乔”笑的那样开心呢?图6所反映的会议的全称是什么?此次会议选择在我国召开最能说明什么问题?
(5)综上所述,新中国外交成就的取得对我们有何启示?
材料一 “大唐国者,法式(法度,法则)备定,珍国也,常须达。”
──《日本书纪》
材料二 “废除贵族对土地和部民私有,改土地、部民为国有……”请回答:
(1) 日本民族是学习其他民族好的东西而强盛起来。请说出此次改革的名称、主要内容和意义是什么?(2+2+2分)
(2)稍晚一些,西欧也进行了一次伟大的改革.请写出这次改革时在位的法兰克王国宫相的名字及改革的影响?(2+2分)
仔细阅读下列材料
人类历史上各民族和国家从经历了相互孤立、隔绝到彼此交流融合的过程。东西方之间文明的交往很早就已发生。通过商人、使节、游历者、文人学者的来往,各地文明发生了直接或间接的传播与交往,但和平交往井非是人类相处的惟一方式,在古代,战争和征服在带来灾难和痛苦的同时,也常常不自觉地充当了文明传播与交流的工具。
——摘编自华师大版《世界历史》九年级上册
请回答以下问题:
(1)根据材料,归纳古代人类文明交往的两种主要方式。(4分)
(2)结合所学知识,写出两例反映古代文明交往的历史事件(4分,要求两种方式各一例)。
(3)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指出哪种文明交往方式更有利于人类社会的发展。请简要说明理由。(2分)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经过漫长的航行后,他和同伴于1492年10月12日突然发现远处有陆地,于是高兴地前往,到了近处一看,原来是座海岛,这个岛就是现在美洲加勒比海上巴哈马群岛中的瓜纳哈尼岛。
材料二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他”是指哪一位航海家?
(2)最早开辟新航路的是哪两个国家?
(3)公元1400年以后的两百年间,欧洲绘图人笔下的几大块陆地(图一),逐渐演变成我们今天所熟悉的清晰可见的模样。结合图二中的航海路线,指出打破这种局面的三位航海家分别是:
①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
(4)谈谈新航路开辟的影响。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苦海无边,回头是岸。恶事最易做,善事最难行。阿弥陀佛。
材料二:行善者自受其益,作恶者自受其害。我今生今世最大的心愿就是去麦加圣地朝觐。
材料三:救世主不久要下凡,拯救人类进入幸福的“千年之国”,因人有罪,信仰上帝并虔诚悔罪的人才能进入天国,否则要下地狱。
请回答:
(1)以上材料分别是哪一种宗教的教义内容?
(2)三大宗教中对中国影响最深远的是哪一种宗教?请举出中国一位这种宗教的著名人物。
(3)材料二中这一宗教的教历元年是哪一年?为什么定为这一年?
(4)请列举出与材料三中的这个宗教有关的节日。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政治上建立中央集权的天皇制封建国家,废除贵族世袭制,以才选官;经济上,把很多贵族的土地收归国有,部民转为国家公民;国家定期把土地分给农民耕种,向他们收取赋税。
材料二:改变以前无条件赏赐贵族土地的做法,实行有条件的土地分封。得到封地的人必须为封主服兵役。
请回答:
(1)上述两则材料分别是哪两次改革的内容?
(2)请分别写出与材料中改革有关的一位人物?
(3)材料一提及的改革对该国产生什么影响?
(4)请用一句俗语描述材料二改革的等级制度的的特点。
(5)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谈一谈改革对当前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