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材料一:“王初并天下,自以为德兼三皇,功过五帝,乃更号曰‘皇帝’,命令‘制’,令为‘诏’,自称曰‘朕’……自今以来,除谥法。”      ——《资治通鉴》
“秦初并天下,令丞相、御史曰……分天下以为三十六郡,郡置守、尉、监。更名民曰‘黔首’。大酺。收天下兵,聚之咸阳,……一法度衡石丈尺。车同轨。车同文字。地东至海暨朝鲜,西至临洮,羌中,南至北乡户,北据河为塞,并阴山至辽东。” ——《史记》
材料二:“汉武帝时,国力充实。公元前127年——前119年间,武帝发动了三次大规模对匈奴的反击。第一次,汉军夺回河套,解除了匈奴对长安的威胁。第二次,汉军取得河西走廊,打开了通往西域的道路。第三次,汉军迫使匈奴退往大漠以北,基本上解除了匈奴对汉的威胁。”    —— 历史教材
材料三:“非礼勿视,非礼勿言,非礼勿听,非礼勿动。”“仁者爱人”                                           ——《论语》
(1)结合材料与所学知识,请举出孔子、秦始皇、汉武帝三人的事迹各两例。
(2)历史学家夏曾佑在《中国古代史》一书中说:“中国之教,得孔子而后立。中国之政,得秦皇而后行。中国之境,得汉武而后定。三者皆中国之所以为中国也。”
这种说法是否有理?请写一篇400字左右的历史小论文。
要求:①题目自拟
②论点应有史实支持,需有自己的结论(观点)
③论述层次清晰,文字通顺流畅
④篇幅在400字左右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春秋战国时期各国的改革 社会主义阵营的形成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商民善于经商,后世将经商的人称为“商人”。商人

A.以贝作货币 B.以羊作货币 C.以铜作货币 D.以铁作货币

中国古代农业生产形成了“南稻北粟”的格局,这主要取决于

A.当地的自然条件 B.当地居民的喜好
C.政府的鼓励措施 D.受外来作物影响

武王伐纣和国人暴动

A.都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产物 B.都是因为国王的暴政引起的
C.都推翻了原来王朝的统治 D.都是统治阶级内部争权夺利的斗争

《荀子·儒效篇》记载:“周公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人。”可见同姓亲族是西周分封的主体。这些同姓亲族受封时,周王会给予他们

A.封号和耕牛 B.土地和耕牛 C.土地和人口 D.人口和鉄犁

依照西周礼制的规定,只有天子才能享用八排六十四人规格的乐舞礼仪;而诸侯六排,大夫四排。 后来鲁国大夫季氏越级用六十四人在庭院奏乐舞蹈,孔子对此非常气愤:“是可忍也,熟不忍也”。这反映了

A.西周贵族的家庭文化生活 B.西周社会的生活礼仪
C.孔子对贵族生活的关注 D.周天子天下共主的地位受到挑战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