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同学将一小块金属钠放入烧杯内的水中反应,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A.钠与水反应放出的热使钠熔成一个小球 |
B.钠浮在水面上,四处游动 |
C.钠消失后,向烧杯中滴入几滴酚酞试液,溶液仍为无色 |
D.钠消失后,在烧杯中投入少量铝,有气体产生 |
关于下列图示装置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①②③④
A.装置①中,c为阴极,d为阳极 |
B.装置②可用于实验室蒸馏石油 |
C.装置③中的X为CCl4时,可用于吸收氯化氢气体,并防止倒吸 |
D.装置④可用于收集氨气及并进行尾气吸收 |
今有室温下四种溶液,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① |
② |
③ |
④ |
|
pH |
11 |
11 |
3 |
3 |
溶液 |
氨水 |
氢氧化钠溶液 |
醋酸 |
盐酸 |
A.分别加水稀释10倍,四种溶液的pH ①>②>④>③
B.①、②中分别加入适量的氯化铵晶体后,两溶液的pH均减小
C.①、④两溶液等体积混合,所得溶液中c(NH4+)>c(Cl-)>c(H+)>c(OH-)
D.VaL④与VbL②溶液混合后,若混合后溶液pH=4,则Va∶Vb= 9∶11
短周期主族元素W、X、Y、Z位于同一周期,且原子序数依次增大。W、X是金属元素,Y、Z是非金属元素,W、X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可以相互反应,Y的最外层电子数是核外电子层数的2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W2Y溶液显中性 |
B.W与Z形成的化合物中不含有离子键 |
C.1mol元素Z的单质与足量的W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溶液反应,转移1mol电子 |
D.W、X的单质通常是电解其氧化物得到 |
向一容积为1L的密闭容器中加入一定量的X、Y,发生化学反应aX(g)+2Y(s) bZ(g)△H<0。下图是容器中X、Z的物质的量浓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
根据以上信息判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用X表示0~10min内该反应的平均速率为v(X)=0.045mol/(L·min) |
B.化学方程式中a:b= 1:3, |
C.推测在第7min时曲线变化的原因可能是增加X的浓度 |
D.推测该反应处于化学平衡状态的时间是10min--13min及第20min 后 |
HF为一元弱酸,在0.1mol·L-1 NaF溶液中,离子浓度关系正确的是
A.c(Na+)>c(F-)>c(H+)>c(OH-) | B.c(Na+)>c(OH-)>c(F-)>c(H+) |
C.c(Na+) + c(OH-)=c(F-) + c(H+) | D.c(Na+) + c(H+)=c(F-) + c(O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