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宰相之用舍听之天子,谏官之予夺听之宰相,天子之得失则举而听之谏官;环相为治,而言乃为功。谏官者,以绳纠天子,而非以绳纠宰相者也…”该材料表明
A.皇帝和谏官矛盾尖锐 | B.皇帝的权力受到宰相的制约 |
C.监察制度适用于监督宰相 | D.谏官的职责是规劝君主的过失 |
1984年邓小平同志说,“除现在的特区之外,可以考虑再开放几个港口城市……这些地方不叫特区,但可以实行特区的某些政策”。由此做出的决策是()
A.设立海南岛经济特区 |
B.开放天津等14个沿海港口城市 |
C.开发开放浦东地区 |
D.环渤海湾被开辟为沿海经济开放区 |
对联是人们喜闻乐见的文学艺术形式,其内容的演化也折射出历史的沧桑巨变。下列对联,反映了我国20世纪80年代历史现象的是()
A.万里山河归人民,五亿群众庆新生 |
B.新长征起步春光明媚,现代化开端金鼓欢腾 |
C.深翻土地亩产万斤粮,土法上马日产千吨钢 |
D.港澳回归扬眉吐气,申奥成功万众欢呼 |
1984年3月24日,福建省55位厂长经理在《福建日报》上发出“请给我们‘松绑’”的呼吁。随后,《人民日报》转载了这封呼吁信,将“松绑”风吹向全国。这里的“松绑”主要是指()
A.允许企业实行公私合营 |
B.承认企业所有权和经营权完全分离 |
C.扩大企业经营自主权 |
D.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
“奇唱歌来怪唱歌,养个肥猪千斤还有多。脑壳谷箩大,宰了一个当三个。三尺锅子煮不下,六尺锅子煮半个。”这首歌谣体现了哪个时期的特色( )
A.大跃进时期 | B.农业合作化时期 |
C.文化大革命”时期 | D.改革开放时期 |
在江苏省常熟白茆乡,时人传唱着一首山歌:“小农经济独木桥,合作社是康庄道,人民公社办起来,天堂哪有人间好!”此首山歌( )
A.最早传唱于上个世纪60年代 |
B.富有地域特色 |
C.表明集体化完全是农民自觉、自发的行为 |
D.反映了农村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变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