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1981年6月27日,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认为,过渡时期总路线“反映了历史的必然性”,“历史证明,党提出的过渡时期总路线是完全正确的”,其完全正确的主要原因在于(   )

A.它反映了当时中国社会发展的客观需求
B.它体现了当时领导人急于强国的主观愿望
C.它是中国“一边倒”外交政策的必然选择
D.它是中国缺乏建设经验的一种极端体现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文革”中我国国民经济遭受严重破坏,1973年却出现复苏局面,这是因为()

A.“四人帮”的倒行逆施遭到毛泽东批评
B.周恩来主持中央日常工作,着手恢复国民经济
C.“文革”动乱接近尾声
D.国际形势趋于缓和

总结社会主义十年探索时期我国农村生产关系改革调整的经验教训,我们得出的正确结论有( )
①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②按客观规律办事,避免“左”倾盲动
③经济建设必须高速度、快节奏
④改变农村产业结构是改革的关键

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位于河北唐山的启新洋灰公司是旧中国最大的民营水泥企业。1934年最高产值达27万吨,此后产量显著下降,1947年仅到16万吨。1934年后该公司经营每况愈下的原因有()
①公司自身产品竞争力差
②官僚资本的侵夺
③帝国主义的经济掠夺
④残酷的战争环境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老舍的著名话剧《茶馆》中有一位秦二爷,他在19世纪末致力于投资近代工业,他的理想是要“顶大顶大的工厂!那才救得了穷人,那才能抵制外货,那才能救国!”他也确实创力了一些实业,1916年前后,他创办的企业最为红火,其原因不包括()

A.清政府放宽了对民间设厂的限制
B.政府提倡使用国货
C.一战期间,欧洲列强忙于战争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D.实业救国思潮以及群众性反帝爱国运动的推动

该图反映的是近代中国民族工业在不同历史阶段发展状况的曲线图,请判断一下由G 到H一段曲线反映近代中国民族工业哪一历史阶段的发展状况( )

A.甲午战争后民族工业的初步发展
B.辛亥革命后及一战期间,民族工业短暂春天
C.国民政府统治前期的短暂发展
D.国民政府统治后期民族工业的困境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