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历史上,许多国家在工业化的过程中都不同程度地面临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农民连绵不断的起义迫使亚历山大二世在1861年进行了废除农奴制的改革,但改革后,这些问题依然十分突出。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他们(农民)绝没有满足于《解放法令》中得条款,他们觉得这些条款把太大的一部分土地留给了贵族。在以后数十年中,随着农民人口的迅速增加,他们对土地的渴望也相应增长,并变得越来越不满足。……农民不但要为他们在1961年时得到的土地交纳赎地费,而且还要交纳各种地方税。此外,他们还要负担俄国工业化的大部分费用,因为很高的保护关税使他们购买的制成品费用上升。
改革后俄国工人数量变化表

时间(年)
1865
1890
1898
数量(人)
381000
1620000
3000000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 (19世纪)80年代,俄国基本上完成了工业革命……重工业中煤、铁的产量增加非常迅速。……20世纪初,俄国石油产量跃居世界第一位……在1860—1900年间,俄国工业总产值增长了6倍。
——刘宗绪主编《世界近代史》
材料三 农村中依然保留了“治安官”,他们是从贵族中推选出来的,按照习惯方式断案。如果他们判决错了,农民也没有地方上诉。刑法虽然废除了极为残酷的肉刑,但拷打农民的现象仍然屡见不鲜。
1905年,沙皇政府认为,最严重的危机……是遍及全国的农民暴动。……他们的口号是:“给我们土地,土地应该属于我们,因为我们是土地的耕种者。”
——岳麓版高中历史选修1
请回答:
(1)材料一表明俄国的农民为俄国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哪些条件?
(2)据材料二概括俄国改革后到20世纪初经济发展的突出表现有哪些?
(3)根据材料一、三分析,为什么俄国经济长足进步,到1905年却又出现农民暴动遍及全国的局面?从中得到什么启示?

科目 历史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较难
知识点: 新经济政策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二十世纪的战争与和平】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各个地方,人们现在正在新的恐惧的阴影下生活。因为可怕的、全球性的核浩劫的种种后果现在更加显而易见。……毫无疑问,我们正处于动荡的时代,我们需要一种伦理,一种得以生存的伦理。
——阿德莱·斯蒂文森(1961年5月)
材料二 1961年初,“东方号”飞船的总设计师曾经向科罗廖夫指出,运载火箭和宇宙飞船的安全指数目前只能达到50%,但科罗廖夫还是决定铤而走险:必须领先美国人数周,进行第七次“东方号”载人飞船发射。……据专家估算,苏联把国民经济的一半到三分之二投入国防科研生产,苏联发展国防高新技术……是搞“象牙塔”,用国民经济填“无底洞”。
——摘编自《文汇报》
(1)材料一中“新的恐惧的阴影”指的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20世纪60年代的“动荡”有哪些具体变现?
(2)请对材料二中的现象进行评价。

【近代牡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对美国重要历史文献《独立宣言》的介绍,在辛亥革命时期外国史的介绍和研究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其间,《独立宣言》曾五次全文发表,在国内广为流传。
——于沛《近代早期中国对世界历史的认识》
材料二 辛亥革命有什么意义呢?简单说:一面是现代中国人自觉的结果。一面是将来中国人自发的结果。自觉,觉些什么呢?第一,觉得凡不是中国人,都没有权来管中国的事情。第二,觉得凡是中国人,都有权来管中国人的事。第一件叫民族精神的自觉,第二件叫做民主精神的自觉。
——梁启超《辛亥革命之意义》
(1)概述《独立宣言》的基本思想和它被近代中国学术界广泛编译的原因。
(2)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说明梁启超所理解的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阅读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 到战国之世,世变益亟,……古代的贵族,其地位,是与君主相逼的,起于孤寒之士则不然,君主要整顿政治,扩充自己的权力,都不得不用游士。……于是君主与游士结合,以打击贵族,贵族中较为有为的,亦不可不引用游士。选举之局益盛,世袭之制愈微。
——吕思勉《吕著中国通史》
材料二 (隋朝)明确规定九品以上地方官一律由尚书省所属吏部任免,每年由吏部进行考核。……与此同时,选举权也集中到中央。……代之以科举制。科举制的特点是通过考试选拔人才,首先设立秀才、明经等科……一律按才学标准录取,……隋炀帝时增设进士科,放宽录取标准。
——樊树志《国史概要》
材料三 1829年,杰克逊总统上台后, 主张轮流当官。他认为,“所有官员的职责都是简单明了的,任何有知识的人都能很快掌握它。……”,任命官员主要考虑的是党派或私人的利益,而不是履行公职的能力。这种文官制度被美国史学界称之为“分赃制”……此后美国的文官制度不断改革,1883年美国批准了第一个文官法,即彭德尔顿法:官职任命必须根据才能。规定:(一)文官必须通过公开竞争考试。见习期满且表现合格者才列入正式的等级文官;(二)文官不准参与政治活动;……(四)不准任何官员或议员接受金钱或其他贵重物品,违者将受罚款或拘禁;(五)设立总统直辖的文官委员会,负责文官考试,保证“正确、统一和公正”,防止出现泄密和舞弊等情况。违者要处罚金或徒刑。
——摘编自王靖儒《美国文官制度改革》
(1)结合材料一与所学知识,分析“选举之局益盛,世袭之制愈微”的时代背景
(2)据材料四概括隋朝官吏制度的特点。
(3)根据材料指出美国文官制度的变化并分析美国文官制度改革的意义。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资产阶级革命时期,欧美各国的国会或议会都曾取得过“至高无上”的地位。不论是共和制还是君主立宪制,代议制的精髓都是使权力分散,以达到相互制约的目的。因此,各国的议会或国会不但拥有立法权,而且拥有对政府进行监督的权力,结果造成议会权力膨胀、政府权力萎缩的状况。
材料二 19世纪70年代以后,各国都加强了国家元首的权力,减弱了国会的权力,加强中央集权,削弱地方势力。在英国,内阁开始凌驾于议会之上,几乎垄断了全部立法提案权。1875年,首相狄士累利未经议会同意,擅自购买了苏伊士运河44%的股票。
——以上材料均摘自马世力主编《世界史纲·下册》
(1)根据材料一,指出资产阶级革命时期欧美国家的政治特征。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这些政治特征对欧美社会发展产生的主要影响。
(2)以英国为例,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9世纪70年代以后英国政府职能的发展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导致这些变化的主要原因。

史学界认为,15~18世纪是世界历史的转型时期,这一时期的欧洲与中国在思想领域都发生了一系列变革。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6、17世纪的中国,时当明中叶以后,封建主义专制主义社会经历一千多年的发展,正在经受前所未有的变动,它不仅表现在经济上产生有别于封建生产关系的资本主义萌芽,还表现在文化上涌现出与正统思想相叛离的因素。
——刘志琴:《明清之际文化近代化的萌动与夭折》
材料二在17世纪取得胜利的科学革命与英国革命一起被称为17世纪的“双元革命”。科学是关于自然现象的系统知识,科学革命一般是指通行的科学理论体系的急剧转变……启蒙运动随之而起。
——杨宁一:《历史学习新视野新知识》
材料三“我们从两个角度来审视启蒙运动。一方面,启蒙运动的开创者和追随者对他们所继承的那个世界提出了广泛的批判……另一方面,启蒙运动的倡导者试图为更为清晰可靠的理解这些问题奠定充分基础。总之,启蒙运动乃是在批判与创新的大破大立之中展开。”
——《启蒙运动百科全书》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判断材料一中的“与正统思想相叛离的因素”指的是什么,并谈谈你对这股新思想的认识。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科学革命产生的思想条件是什么?科学革命如何促进了启蒙运动的兴起?
(3)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概括说明启蒙运动是如何“大破大立”的。启蒙运动的“创新”对中国近代民主政治的发展产生了哪些影响?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