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废旧锌铁皮制备磁性胶体粒子及副产物。制备流程图如下:
已知:及化合物的性质与及化合物的性质相似。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用溶液处理废旧锌铁皮的作用有。
A. | 去除油污 | B. | 溶解镀锌层 | C. | 去除铁锈 | D. | 钝化 |
(2)调节溶液的可产生沉淀,为制得,后续操作步骤是。
(3)由溶液制得胶体粒子的过程中,须持续通入,原因是。
(4)胶体粒子能否用减压过滤发实现固液分离?(填"能"或"不能"),理由是。
(5)用重铬酸钾法(一种氧化还原滴定法)可测定产物中的二价铁含量。若需配制浓度为0.01000 的标准溶液250 ,应准确称取 (保留4位有效数字,已知=294.0 )。
配制该标准溶液时,下列仪器中不必要用到的有。(用编号表示)。
①电子天平 ②烧杯 ③量筒 ④玻璃棒 ⑤容量瓶 ⑥胶头滴管 ⑦移液管
(6)滴定操作中,如果滴定前装有标准溶液的滴定管尖嘴部分有气泡,而滴定结束后气泡消失,则测定结果将(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8分)现使用酸碱中和滴定法测定市售白醋的总酸量(g/100 mL)。
Ⅰ.实验步骤:
(1)量取10.00 mL食用白醋,在烧杯中用水稀释后转移到100 mL________(填仪器名称)中定容,摇匀即得待测白醋溶液。
(2)用酸式滴定管取待测白醋溶液20.00mL于锥形瓶中,向其中滴加2滴________作指示剂。
(3)读取盛装0.100 0 mol/L NaOH溶液的碱式滴定管的初始读数。如果液面位置如图所示,则此时的读数为________ mL。
(4)滴定。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时,停止滴定,并记录NaOH溶液的终读数。重复滴定3次。
Ⅱ.实验记录:
滴定次数 实验数据(mL) |
1 |
2 |
3 |
4 |
V(样品) |
20.00 |
20.00 |
20.00 |
20.00 |
V(NaOH)(消耗) |
15.95 |
15.00 |
15.05 |
14.95 |
Ⅲ.实验处理:
(1)某同学在处理数据时计算得:
平均消耗的NaOH溶液的体积V=(15.95+15.00+15.05+14.95)/4 mL=15.24 mL。
指出他的计算的不合理之处:____________ _ _。
(2)在本实验的滴定过程中,下列操作会使实验结果偏大的是(填写序号)________。
a.碱式滴定管在滴定时未用标准NaOH溶液润洗
b.碱式滴定管的尖嘴在滴定前有气泡,滴定后气泡消失
c.锥形瓶中加入待测白醋溶液后,再加少量水
d.锥形瓶在滴定时剧烈摇动,有少量液体溅出
用右图所示装置进行中和热测定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
(1)大小烧杯之间填满碎泡沫塑料的作用是,从实验装置上看,图中缺少的一种玻璃仪器是。
(2)使用补全仪器后的装置进行实验,取50mL 0.25mol/L H2SO4溶液与50mL0.55 mol/L NaOH溶液在小烧杯中进行中和反应,三次实验温度平均升高3.4℃。已知中和后生成的溶液的比热容为4.18J/(g·℃),溶液的密度均为1g/cm3。通过计算可得中和热△H=,
H2SO4与NaOH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3)实验中若用60mL0.25mol·L-1H2SO4溶液跟50mL0.55mol·L-1NaOH溶液进行反应,与上述实验相比,所放出的热量(填“相等”.“不相等”),所求中和热(填“相等”.“不相等”),若用50mL0.50mol·L-1醋酸代替H2SO4溶液进行上述实验,测得反应前后温度的变化值会(填“偏大”、“偏小”、“不受影响”)。
实验室合成乙酸乙酯的步骤如下:
在圆底烧瓶内加入乙醇、浓硫酸和乙酸,瓶口竖直安装通有冷却水的冷凝管(使反应混合物的蒸气冷凝为液体流回烧瓶内),加热回流一段时间后换成蒸馏装置进行蒸馏,得到含有乙醇、乙酸和水的乙酸乙酯粗产品。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在烧瓶中除了加入乙酸、浓硫酸和乙醇外,还应放入碎瓷片,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
(2)反应中加入过量的乙醇,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如果将上述实验步骤改为在蒸馏烧瓶内先加入乙醇和浓硫酸,然后通过分液漏斗边滴加乙酸,边加热蒸馏。这样操作可以提高酯的产率,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4)现拟分离粗产品乙酸乙酯、乙酸和乙醇的混合物,下图是分离操作步骤流程图:
则试剂a是:________,分离方法Ⅰ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分离方法Ⅲ是:____________________。
某校学生利用下图所示装置验证氯气与氨气之间的反应(部分装置已略去)。其中A、B分别为氯气和氨气的发生装置,C为纯净干燥的氯气与氨气反应的装置。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装置A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装置B中浓氨水与NaOH固体混合可制取氨气,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3)装置C中氯气和氨气相遇,有浓厚的白烟并在容器内壁凝结,同时生成一种常见的气体单质,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将装置C中反应生成的固体溶于水,所得溶液中离子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_______.
下图是一位学生设计的实验室制取和收集氯气并验证其性质的装置图。
(1)找出在此装置图中出现的错误加以改正。
(2)实验过程中,在D装置中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在E装置中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3) F装置的作用是,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