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分析有关科学探究的资料,回答问题。。
【实验一】
研究背景:某植物的种子自植株开花后60天开始逐渐成熟,至开花后8l天完全成熟。
研究目的:研究该植物不同成熟度种子自然干燥不同天数后的发芽率差异。
材料准备:
(1).根据研究目的和研究背景,为测种子发芽率而准备实验材料的合理方案是实验过程:
(2).按照方案准备好种子后,将种子合理分组并发芽。下列不属于实验时需控制的因素是

A. 每组种子的数量 B. 发芽的温度和湿度 C. 发芽时的光照 D. 芽的长度

数据采集及处理:
(3).将实验数据绘制成下图,则该直角坐标系的横坐标名称是,纵坐标名称是


【实验二】
研究背景:该植物种子春播萌发后,对缺水环境很敏感,遇干旱后表现为胚根萎缩甚至脱落,发芽停止。
研究目的:对发芽不同天数的种子,干旱处理后再补水,通过比较干旱前后胚根的生长能力,研究发芽不同天数种子的耐旱能力,以便于指导农业灌溉。
实验材料:根据实验一的结果,选取最佳发芽率的种子。
实验过程:
(4).此实验宜将种子固定在直立玻璃板上发芽,而不是用培养皿发芽的主要原因是

(5).下列①~④为实验步骤:
①将种子固定在直立玻璃板上   ②干燥脱水4天(模拟春播干旱)
③种子发芽不同天数           ④测量发芽不同天数的胚根长度等
使用实验步骤①~④(步骤可重复使用),针对研究目的,用实验步骤的编号写出合理的实验流程。

科目 生物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探究将有油渍、汗渍、血渍的衣物洗净的办法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下图是某单基因遗传病的家系图。

(1)为研究其发病机理,通常采用获得大量致病基因,该技术成功的关键是要有酶。
(2)为诊断2号个体是否携带致病基因,通常采用的分子生物学检测方法是
(3)该病会导致病人免疫能力下降,被病毒感染后的治疗需要大量的抗体。临床使用的小鼠免疫后制备的鼠源性单抗,具有的优点,但存在一些弊端,其中之一是会引起人体抗鼠源抗体反应。5号个体在连续隔周注射某种鼠源性单抗治疗一种病毒感染性疾病,开始病毒量明显减少,一段时间后,这种病毒量又开始上升,排除病毒变异的因素,上升原因还可能是人体产生了,使鼠源抗体不能发挥抗病毒的作用。
(4)目前,研究人员可应用技术,改造鼠源性抗体分子的结构,降低鼠源性抗体的人体反应。

科学家利用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成功获得了番茄—马铃薯杂种植株,为了便于杂种细胞的筛选和鉴定,科学家利用红色荧光和绿色荧光分别标记番茄和马铃薯的原生质体膜上的蛋白质,其培育过程如图所示。

(1)植物体细胞杂交依据的生物学原理有
(2)过程①常用的酶是,细胞融合完成的标志是
(3)植物原生质体融合过程常利用化学试剂诱导融合,在鉴定杂种原生质体时可用显微镜观察,根据细胞膜表面的荧光的不同可观察到种不同的原生质体,当观察到时可判断该原生质体是由番茄和马铃薯融合而成的。
(4)过程③和过程④依次为,过程④中的培养基常添加的植物激素是
(5)若番茄细胞内有m条染色体,马铃薯细胞中含n条染色体,则“番茄—马铃薯”细胞在有丝分裂后期含条染色体。若杂种细胞培育成的“番茄—马铃薯”植株为四倍体,则此杂种植株的花粉经离体培育得到的植株属于植株。

许多植物含有天然香料,如薄荷叶中含有薄荷油,现用薄荷叶提取薄荷油,
回答问题:
(1)薄荷油是挥发性物质,提取薄荷油时应选用鲜薄荷叶作原料,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萃取法提取薄荷油时,采用的溶剂是_______________。
(3)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薄荷油时,在油水混合物中加入氯化钠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分离出的油层中加入无水硫酸钠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除去固体硫酸钠的常用方法是__________。

将基因型为AaBb的小麦的花粉细胞通过无菌操作接入含有全部营养成分的培养基的试管中,在一定条件下诱导形成试管幼苗,其过程如下图:
小麦的花粉细胞①—→愈伤组织②—→丛芽③—→植株④
(1)发育成的植株④称为_____________。
(2)小麦形成花粉的细胞分裂方式是减数分裂,即由小孢子母细胞分裂为4个小孢子,此时期也称为四分体时期,依次又经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最终发育成花粉粒(双核期)。
(3)若得到可育的植株,需要用____________对③进行处理。
(4)在利用花药进行培养时需要确定花粉发育时期,最常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

从自然菌样筛选较理想的生产菌种的一般步骤是:采集菌样→富集培养→纯种分离→性能测定。
(1)下面两图是采用纯化微生物培养的两种接种方法接种后培养的效果图解,请分析接种的具体方法。

获得图A效果的接种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获得图B效果的接种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配制培养基时各种成分在溶化后分装前必须进行_________________,接种前要进行_________________,在整个微生物的分离和培养中,一定要注意在_________________条件下进行。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