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红色旅游的宣传词中有“井冈山,两件宝,历史红,山林好”的说法。这里的“历史红”指的是:(    )

A.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B.北伐战争的胜利进军
C.人民军队的诞生 D.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创建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多民族政权的并立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以下对图中信息理解正确的是()

A.增加了企业和国家的负担
B.范围仅限于社会低收入群体
C.实施的前提是全面实行国有化政策
D.消除了资本主义制度的弊端

2013年10月,印尼巴厘岛“习萧会”表明两岸关系进入“深水区”,如何“对国家尚未统一前两岸政治关系做出合情合理安排”,已经是两岸无法回避,必须慎重解决,但是积极面对的课题。“习萧会”信息与下图信息一致的是()

A.两岸应结束敌对和敌视,共同推动两岸和平发展与统一
B.经济合作渐行渐远,武装斗争是最后的手段
C.两岸都意识到既要发展经济合作,又要做好斗争准备
D.和平发展是两岸关系的主流,中共承诺对台放弃使用武力

【改编】由于历史传统以及社会现实等诸多具体国情的不同,在总体上,近代中国近代化的进程与西欧国家的近代化进程相比,呈现出“截然不同”。以下关于题干“截然不同”的理解和认识,解读不准确的是()

A.中国从经济领域开启,到制度,再到思想文化领域
B.西欧国家从思想文化领域开启,到制度,再到经济
C.西欧国家的近代化早于中国的近代化,而且较全面
D.“截然不同”根源在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程度的不同

【原题】在面对西方文明时,中国大体上都是坚持克拉克(Edward A.kracke)所说的,“在传统中变”,可是,1895年以后,在这种追求富强的心情中,一切却似乎在向着西方式的“现代”转化,出现了“在传统外变”的取向。以下各项中,属于“在传统外变”的代表性主张是()
A.“师夷长技以制夷”
B.“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C.“今日策中国者,必曰兴民权”
D.“三纲五常”乃“奴隶之道德”

【改编】美国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指出“宋朝时期值得注意的是,发生了一场名副其实的商业革命,……但对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而言,最重要的事实是,宋朝时的名副其实的商业革命,丝毫未对中国社会产生爆炸性的影响”。以下对题干材料的相关认识和理解,不能够得出的历史信息是()

A.作者基本上看到了中国古代宋朝商品经济发展的相关成就
B.“商业革命”没有产生深远影响,根源在于自然经济形态
C.可以看出商品经济的发展,经济重心南移,纸币相继出现
D.“商业革命”的影响有限,没有能够实现生产方式的转变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