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6月16日,中国民主同盟机关报《光明日报》在北平创刊,右上角的报头是由民盟副主席章伯钧的妻子李建生填写的四个黑顿顿的颜体楷书;后由于章伯钧被打成“右派分子”,1958年元旦报头替换成沈钧儒题写的红彤彤似有欧体风格的行楷;1967年元旦报头被替换成毛泽东的墨迹。报头的“旧貌变新颜”体现了
| A.新闻媒体的发展与繁荣 | B.“双百”方针的贯彻与落实 | 
| C.学术自由的政策与成效 | D.“左”倾错误对媒体的影响 | 
辛亥革命爆发后不久,孙中山指出:“(中国)每省对于内政各有其完全自由,各负其统御整理之责;但于各省上建设一中央政府,专管军事、外交、财政,则气息自连贯矣。”此语表明孙中山
| A.汲取分权制衡的思想 | B.放弃民主共和的道路 | 
| C.主张三权分立的原则 | D.认同自由平等的观念 | 
在历史学习中,往往需要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视角对历史事件作出解释和评价。下列对戊戌变法的评价中,从文化视角进行的是
| A.戊戌变法在国内掀起兴学堂、办报纸、编译书籍热 | 
| B.戊戌变法是民族资产阶级变革社会制度的初步尝试 | 
| C.戊戌变法反映了民族资产阶级发展资本主义的诉求 | 
| D.戊戌变法推动知识分子由和平改良向民主革命转化 | 
下列各项史实与结论之间逻辑关系正确的是
| 史实 | 
   结论 | 
  |
| A | 
   1853年,印度人均消费英国棉纱、棉布9.09便士,而中国是0.94便士。 | 
   中国经济的发展水平低于印度 | 
  
| B | 
   李鸿章在为格致书院所出考题中,问到西方关于64种化学物质在中国语言为何物 | 
   当时中国人关注西方科技成果 | 
  
| C | 
   马丁·路德最为突出的贡献之一就是将拉丁文版本的《圣经》翻译成德语 | 
   开启随意解释《圣经》的先河 | 
  
| D | 
   法拉第发现电磁感应定律,赫兹发现电磁波,这些发明引发了发电机、无线电的发明 | 
   促使人类进入“信息化”社会 | 
  
古代中国的官衙机构、官职名号各有渊源。根据学者钱穆的说法,元朝政府所设的“行中书省”意为“行动的中书省”,从名称解释看,“行省”是
| A.皇帝的秘书机构 | B.中央的派出机构 | 
| C.地方的自治机构 | D.朝廷的朝贡藩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