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所示,在实验室里,通常利用浓硫酸与乙醇混合加热制乙烯: CH3CH2OHCH2=CH2↑+H2O,加热一段时间后溶液中有黑色现象出现。过一段时间后,经硫酸酸化的高锰酸钾溶液褪色。经分析得知:产生的气体中含有CH2=CH2、SO2、CO2、H2O。
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甲同学认为能证明乙烯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了;乙同学认为不能证明乙烯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了。
(1)你认为哪个同学的观点正确? _____ (填“甲”或“乙”),理由是(从下列选项中选)_____
A.(Ⅱ)瓶中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能证明乙烯发生了氧化反应 |
B.(Ⅱ)瓶中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能证明乙烯发生了加成反应 |
C.(Ⅱ)瓶中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不能证明通入的气体是纯净物 |
D.(Ⅱ)瓶中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只能证明通入的气体一定具有还原性 |
(2)丙同学取(Ⅱ)瓶中少量溶液于试管里,加入盐酸和氯化钡溶液,产生白色沉淀,他认为乙烯中一定混有二氧化硫,你认为他的结论是否可靠? _____ (填“可靠”或“不可靠”);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
(3)丁同学想证明乙烯能否与溴发生反应,于是对上述实验进行了改进,改进的方法是:在装置(Ⅰ)和(Ⅱ)之间增加一个装有足量_____的洗气瓶,且将(Ⅱ)瓶中溶液换成_____ 。发生加成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某化学小组模拟工业生产制取HNO3,设计下图所示装置,其中a为一个可持续鼓入空气的橡皮球。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装置A中主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实验结束后,关闭止水夹b、c,将装置D,浸入冰水中,现象是
(3)装置C中浓H2SO4的作用是。
(4)请你帮助该化学小组设计实验室制取NH3的另一方案
(5)干燥管中的碱石灰用于干燥NH3,某同学思考是否可用无水氯化钙代替碱石灰,并设计右图所示装置(仪器固定装置省略未画)进行验证。实验步骤如下:
①用烧瓶收集满干燥的氨气,立即塞上如图所示的橡胶塞。
②正立烧瓶,使无水氯化钙固体滑入烧瓶底部,摇动,可以观察到的现象是,由此,该同学得出结论:不能用CaCl2代替碱石灰。
镁是很活泼的金属,常用作脱硫剂、脱氧剂。在电子工业中用镁制取硅的反应为:2Mg+SiO22MgO+Si,同时有副反应发生:2Mg+Si
Mg2Si,Mg2Si遇盐酸迅速反应生成SiH4,SiH4在常温下是一种不稳定、易分解的气体(燃烧热约为1430
)。如图是进行Mg与SiO2反应的实验装置,试回答下列问题:
(1)由于O2的存在对该实验有较大影响,实验中应通入X气体作为保护气。X气体应选用①CO2、②N2、③H2中的。
(2)当接通电源引发反应后,切断电源,反应能继续进行,其原因是
。证明了反应物Mg与SiO2具有的总能量(填“大于”、“小于”或“等于”)生成物MgO和Si具有的总能量。
(3)反应结束时,待冷却至常温后,关闭K,从分液漏斗中加入稀盐酸,可观察到导管口a处有闪亮的火星。据此现象可推知在空气中能自燃。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当产生等量的热量时,燃烧CH4和SiH4的物质的量之比为(CH4的燃烧热是890)
某兴趣小组的学生根据活泼金属Mg与CO2发生反应,推测活泼金属钠也能与CO2发生反应,因此实验小组用下列装置进行“钠与二氧化碳反应”的实验探究(尾气处理装置已略去)。
已知:常温下,CO能使一些化合物中的金属离子被还原。
例如:PdCl2+CO+H2O=Pd↓+CO2+2HCl
反应生成黑色的金属钯,此反应也可用来检测微量CO的存在。
请回答下列问题:
(1)通常实验室制取CO2气体的离子方程式是,为了使制气装置能“随开随用,随关随停”,上图A处应选用的装置是(填写“Ⅰ”、“Ⅱ”或“Ⅲ”)。若要制取干燥、纯净的CO2气体,装置B中应盛放的试剂是溶液,装置C中应盛放的试剂是。
(2)假设CO2气体为足量,在实验过程中分别产生以下①、②两种不同情况,请分析并回答问题:
①若装置F中溶液无明显变化,装置D中生成两种固体物质,取少量固体生成物与盐酸反应后,有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放出,则钠与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②若装置F中有黑色沉淀生成,装置D中只生成一种固体物质,取少量该固体与盐酸反应后,也有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放出,则钠与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某些化学反应可表示为:A+B→C+D+H2O。请回答下列问题:
(1)若A、C、D均含有氯元素,且A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介于C与D之间,则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A为黑色固体,C是黄绿色气体,则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
(3)若A为第二周期的单质,B为第二周期某元素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C、D均为气体,则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若C为NaCl,D是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无色无味的气体,则A是______或_______,B为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下同)。
(5)若C、D均是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则A与B的组合为_____________。
二氧化锰(MnO2)与浓盐酸混合加热可得到氯气、氯化锰等,下图是制取并探究Cl2化学性质的装置图。
(1)写出圆底烧瓶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A中m管的作用是;装置F的作用是。
(3)若要得到干燥纯净的气体,则B中应盛放的试剂是,C中应盛放的试剂是。
(4)E中若装有FeCl2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E中若装有淀粉碘化钾溶液,能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
(5)实验中发现:浓盐酸与MnO2混合加热生成氯气,稀盐酸与MnO2混合加热不生成氯气。针对上述现象,化学小组对“影响氯气生成的原因”进行了讨论,并设计了以下实验方案:
a.稀盐酸滴入MnO2中,然后通人HCl气体,加热 b.稀盐酸滴人MnO2中,然后加入NaCl固体,加热
c.稀盐酸滴入MnO2中,然后加入浓硫酸,加热
d.MnO2与NaCl的浓溶液混合,加热
e.浓硫酸与NaCl固体、MnO2固体共热
①实验b的目的是;实验c的目的是。
②实验现象:a、c、e有黄绿色气体生成,b、d没有黄绿色气体生成。由此得出影响氯气生成的原因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