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所示,在实验室里,通常利用浓硫酸与乙醇混合加热制乙烯: CH3CH2OHCH2=CH2↑+H2O,加热一段时间后溶液中有黑色现象出现。过一段时间后,经硫酸酸化的高锰酸钾溶液褪色。经分析得知:产生的气体中含有CH2=CH2、SO2、CO2、H2O。
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甲同学认为能证明乙烯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了;乙同学认为不能证明乙烯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了。
(1)你认为哪个同学的观点正确? _____ (填“甲”或“乙”),理由是(从下列选项中选)_____
A.(Ⅱ)瓶中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能证明乙烯发生了氧化反应 |
B.(Ⅱ)瓶中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能证明乙烯发生了加成反应 |
C.(Ⅱ)瓶中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不能证明通入的气体是纯净物 |
D.(Ⅱ)瓶中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只能证明通入的气体一定具有还原性 |
(2)丙同学取(Ⅱ)瓶中少量溶液于试管里,加入盐酸和氯化钡溶液,产生白色沉淀,他认为乙烯中一定混有二氧化硫,你认为他的结论是否可靠? _____ (填“可靠”或“不可靠”);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
(3)丁同学想证明乙烯能否与溴发生反应,于是对上述实验进行了改进,改进的方法是:在装置(Ⅰ)和(Ⅱ)之间增加一个装有足量_____的洗气瓶,且将(Ⅱ)瓶中溶液换成_____ 。发生加成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某化学实验小组想要了解市场上所售食用白醋(主要是醋酸的水溶液)的酸度(酸度单位:g/100ml),现从市场上买来一瓶某品牌食用白醋,用实验室标准NaOH溶液对其进行滴定。下表是4种常见指示剂的变色范围:
指示剂 |
石蕊 |
甲基橙 |
甲基红 |
酚酞 |
变色范围 (PH) |
5.0-8.0 |
3.1-4.4 |
4.4-6.2 |
8.2-10.0 |
(1)该实验应选用______________作指示剂,向锥形瓶中移取一定体积的白醋所用的仪器是______________
(2)下图表示50ml滴定管中液面的位置,若A与C刻度间相差1ml,A处的刻度为25,滴定管中液面读数为______________ ml。此时滴定管中液体的体积______________。
(3)为了减小实验误差,该同学一共进行了三次实验,假设每次所取白醋体积均为Vml,NaOH标准液浓度为C mol/L,三次实验结果记录如下:
实验次数 |
第一次 |
第二次 |
第三次 |
消耗NaOH溶液体积/ml |
26.02 |
25.32 |
25.28 |
从上表可以看出,第一次实验中记录消耗NaOH溶液体积明显多于后两次,其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
A.实验结束时俯视刻度线读取滴定终点时NaOH溶液的体积 |
B.滴定前滴定管尖嘴有气泡,滴定结束无气泡 |
C.盛装标准液的滴定管装液前用蒸馏水润洗过,未用标准液润洗 |
D.第一次滴定用的锥形瓶用待装液润洗过,后两次未润洗 |
E.滴定NaOH溶液过快,未充分振荡,刚看到溶液变色,立刻停止滴定
(4)根据所给数据,写出计算该白醋中总酸度的表达式(可以不必化简):______________
(酸度:每100ml溶液中含有溶质酸的质量,单位:g/100ml)
(1)某化学兴趣小组在用稀硫酸与纯锌粒制取氢气时发现反应速率较慢,为了加快该反应速率,他们进行了多项探究,针对他们的探究回答下列问题:
①他们进行的下列探究中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填选项)
A.升高反应温度 B.适当增加硫酸的浓度 C.加水 D.把锌粒改用锌粉
②他们探究中还发现加入少量硫酸铜溶液也可加快氢气的生成速率。你认为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上述实验中除发生反应Zn+H2SO4=ZnSO4+H2↑,还发生了____________________(填离子反应方程式)
③他们分析后认为下列某一物质溶液也有类似硫酸铜的作用,你认为是______________(填选项)
A.Na2SO4 B.Ag2SO4 C.MgSO4 D.K2SO4
(2)根据你所学的有关实验,填写下列空白。
④在实验室制取乙酸乙酯时,加入碎瓷片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
⑤石蜡油高温分解实验中,加入碎瓷片主要起____________________作用。
⑥在实验室制取乙酸乙酯时,将制得的乙酸乙酯蒸汽导入____________________ ,以达到除去杂质和收集产物的目的。
⑦设计一个比较醋酸与碳酸酸性强弱的实验____________________。(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化学上常用燃烧法确定有机物的组成。下图装置是用燃烧法确定烃或烃的含氧衍生物分子式的常用装置,这种方法是在电炉加热时用纯氧氧化管内样品,根据产物的质量确定有机物的组成。
回答下列问题:
(1)装置A中装有MnO2,写出A装置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2)C装置(燃烧管)中CuO的作用是;
(3)写出E装置中所盛放物质的名称,它的作用是。
(4)若将B装置去掉会对实验结果造成什么影响?。
(5)若准确称取1.20 g样品(烃或烃的含氧衍生物)。经充分燃烧后,E管质量增加1.76 g,D管质量增加0.72 g,则该有机物的实验式为。
(6)从定量测定准确角度去考虑,该装置应怎样进一步改进
。
实验室合成乙酸乙酯的步骤如下:在圆底烧瓶内加入乙醇、浓硫酸和乙酸,瓶口竖直安装通有冷却水的冷凝管(使反应混合物的蒸气冷凝为液体流回烧瓶内),加热回流一段时间后换成蒸馏装置进行蒸馏(如下图所示),得到含有乙醇、乙酸和水的乙酸乙酯粗产品。请回答下列问题:
(已知:乙醇、乙酸、乙酸乙酯的沸点依次是78.4℃、118℃、77.1℃)
(1)在烧瓶中除了加入乙醇、浓硫酸和乙酸外,
还应放入几块碎瓷片,其目的_____________。
(2)配制乙醇和浓硫酸的混合液的方法是:先在烧瓶中加入一定量的,然后慢慢将加入烧瓶,边加边振荡。
(3)在该实验中,若用1 mol乙醇和1 mol 乙酸在浓硫
作用下加热,充分反应,不能生成1 mol乙酸乙酯的原因是
。
(4)锥形瓶中得到乙酸、乙醇和水的乙酸乙酯的混合物,欲得到乙酸乙酯并闻到它的气味,需将混合液先用溶液处理,再用
(填一种仪器名称)分离。
(5)葡萄糖是生命现象中的一种能量物质。现取少量葡萄糖溶液于试管中,加入新制的Cu(OH)2悬浊液,加热煮沸后现象是,说明分子中含有的官能团是,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某同学做同周期元素性质递变规律实验时,自己设计了一套实验方案,并记录了有关实验现象如下表。
实验方案 |
实验现象 |
1.用砂纸擦后的镁带与沸水反应,再向反应后溶液中滴加酚酞 |
A浮于水面,熔成一个小球,在水面上无定向移动,随之消失,溶液变红色 |
2.向新制的H2S饱和溶液中滴加新制的氯水 |
B产生气体,可在空气中燃烧,溶液变成浅红色 |
3.钠与滴有酚酞试液的冷水反应 |
C反应不十分强烈,产生的气体可以在空气中燃烧 |
4.镁带与2mol.L-1的盐酸反应 |
D剧烈反应,产生可燃性气体 |
5.铝条与2 mol.L-1的盐酸反应 |
E生成白色胶状沉淀,既而沉淀消失 |
6.向AlCl3溶液滴加NaOH溶液至过量 |
F生成淡黄色沉淀 |
请你帮助该同学整理并完成实验报告
(1)实验目的:;
(2)实验用品:仪器:①②③④试管夹⑤镊子⑥小刀⑦玻璃片⑧砂纸等;
药品:钠、镁带、铝条、2 mol.L-1的盐酸、新制的氯水、饱和的H2S溶液、AlCl3溶液、NaOH溶液等。
(3)实验内容:(填写与实验方案相对应的实验现象)
123456(用A-F表示);
写出③的离子方程式;
(4)实验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