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图片提示信息,回答问题。
图一 美国麦道飞机国外零件供应地示意图 图二 海尔北部总部(曼哈顿)
(1)图一、图二共同反映了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什么趋势?这一趋势加速发展的最主要原因是什么?
(2)当今世界最大的经济体是什么?它的成立有何作用?
(3)面对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主趋势,你认为中国如何应对?
今天的世界,是一个既充满和谐,又遍布矛盾的世界,而实现社会和谐、建设美好社会是人类孜孜以求的共同理想。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面的探索:
步骤一走近历史,欣赏“和谐”篇章
(1)列举古代中国出现的“治世”和“盛世”。(至少两例)
(2)“人和自然”是构建和谐世界的核心基础。诗句“始知李太守,伯禹亦不如”中的“李太守”是指_______,他修建的________是“人与自然”结合最好的水利工程,使成都平原变得“水旱从人,不知饥馑”。
(3)人本思想是构建和谐世界的精髓。写出下表中体现这一思想的著名思想家。
思想言论 |
“仁者爱人” “为政以德” |
“兼爱” “非攻” |
“仁政” “民贵君轻” |
思想家 |
步骤二体验历史,认识不“和谐”音符
(4)上述三幅图片反映了当今世界存在的哪些不和谐问题?
(5)“战争”是影响世界和谐发展的最大障碍。20世纪的两次世界大战是人类空前的浩劫,请分析两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共同原因是什么?二战后形成了怎样的国际格局?
步骤三感悟历史,描绘“和谐”人生
(6)建立和谐社会是人类追求的永恒主题,但人类仍面临着许多不和谐问题。对此应该如何做才能使世界变得更和谐,谈谈你的设想。
19世纪60年代,在世界近代化浪潮的冲击下,中、俄、日三国相继进行了社会改革,但中外改革的结果却大相径庭。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西方的战争和国内革命使这个僵化的帝国终于出现一丝松动的迹象。帝国地方实力派认为,西方的优势是建立在军事基础之上的,一旦这种优势消失,则外患可消,内乱可弥。……1861年,湘派实力人士曾国藩引进西方技术和设备,在刚从叛乱者手中夺取过来的安庆,创办了第一个近代军事企业。
——《全球通史》
材料二1861年俄历2月19日,沙皇亚历山大二世签署法令(又称二一九法令)。法令规定:农奴获得人身自由,地主不能买卖或交换农民,不能随意干涉农民的生活。农奴在获得 “解放”时,可以得到一块土地,但必须高价赎买。
材料三
材料四 “我深知改革的难度,主要是任何一项改革必须有人民的觉醒、人民的支持、人民的积极性和创造精神。在中国这样有13亿人口的大国,又必须从国情出发,循序渐进的进行。但是改革只能前进,不能停滞,更不能倒退,停滞和倒退都没有出路。”
——十一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温家宝答记者问
(1)材料一、二、三分别反映了中、俄、日三国近代化进程中的什么重大历史事件?
(2)材料一反映的历史事件在当时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3)材料三反映了日本政府当时所采取的多项措施,结合所学知识写出最能体现该事件性质的内容。
(4)依据材料二、三,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俄、日社会改革的共同影响。
(5)结合材料三温总理的讲话,谈一谈你对当前中国改革的认识?
文化是指人类在科技、思想、艺术、体育、教育等诸多方面所取得的成就。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对人类进步作出了巨大贡献。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春秋战国时期,针对社会急剧的变化和发展,有识之士纷纷发表各自的看法和主张,逐渐形成儒家、法家、道家、墨家、兵家等许多学派,史称“诸子百家”。
(1)材料一中,各个学派既相互争论和批判,又相互影响,形成了什么样的学术繁荣局面?其中哪家学说曾被确立为封建专制王朝的正统思想,并随着中外文化的交流传播,在世界范围内得到推广和应用?
材料二纵观中国古代科技发展历程,16世纪以前的中国科学技术一直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对世界文化的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但是到了明清时期,缺少了像四大发明那样的世界性科技成就,仅仅出现了几部总结性的科技著作,这种现象不是偶然,有着深刻的社会原因。
(2)根据提示,填写中国古代科技成就:
名称 |
地位 |
世界上保存完好、最古老的一座单孔大石桥 |
|
世界上现存最早的有明确时间记载的印刷品 |
|
“东方医学巨典” |
|
“中国l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 |
(3)中国古代的哪些发明对促进人类的文化传播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中国近代科技落后于世界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材料三从旧中国的满目疮痰,到建国后的蒸蒸日上;从“文革”期间的横遭摧残,到改革开放的欣欣向荣,再到新世纪吹响的自主创新的号角。我国的科技事业蓬勃发展,取得了一系列举世瞩目的成果,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和创新型国家建设注入了强大的动力。
(4)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的科技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对人类生活产生了巨大影响。试举一例。
(5)试分析近年来中国取得突出科技成就的原因有哪些?
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的历史,有着强大的凝聚力,几千年来,各民族生生不息,共同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明。在历史发展长河中,统一成为历史发展的主流,统一更是国家振兴的重要基础。请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民族篇】
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枝花,五十六个兄弟姐妹是一家。
(1)北魏时期,鲜卑族政治家——的改革促进了民族融合?元朝时,中华民族大家庭又增添了哪一新成员?
(2)与唐朝“和同为一家”的是哪一少数民族?什么事件奠定了两者密切交往的基础?
【统一篇】
“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
——摘自台湾著名作家余光中的《乡愁》
(3)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是在哪个朝代确立的?为巩固统一,当时在经济、文化上分别采取了什么措施?
(4)新中国成立后,哪一历史事件标志着中国大陆实现统一?《乡愁》反映了中国人民的什么心愿?中国人民政府解决“乡愁”的方针是什么?
【感悟篇】
(5)通过对上述问题的探究,你有怎样的认识?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8世纪60年代,一场前所未有的技术变革在英国兴起,将人类带进了工业文明时代。这就是人类历史上划时代的工业革命。
——沪教版九年级《历史与社会》
材料二:1918年12月23日,英国人乔治开汽车到芝加哥邮政大厦,给远在纽约的妈妈拍了一封电报,电文如下:亲爱的妈妈,今晚我将乘坐8点起飞的民航客机回家,与您共度圣诞佳节!
材料三:三次科技革命,实际上是能源领域的革命,每次科技革命的到来,都首先是在能源领域取得重大突破。围绕新能源的开发和利用,产生了一系列新的机器发明。
请回答:(6分)
(1)第一次工业革命最重要的发明是什么?
(2)材料二中涉及了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的哪些新技术成果?(写出两项)(2分)
(3)第三次科技革命中,得到发展或大规模利用的新能源是什么?
(4)领略科技进步成果,举两个例子说明科技改善了我们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