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今者由平民革命以建国民政府,凡为国民皆平等以有参政权。大总统由国民共举。议会以国民公举之议员构成之,制定中华民国宪法,人人共守。敢有帝制自为者,天下共击之! ——孙文《国盟会宣言》1905年8月
材料二:“孙中山是从民间来的……他生于农民家庭。他的父亲耕田。他县里的人民都是农民。……就在他早年还是贫农家里贫儿的时候,他变成为一个革命的人。他下了决心,认为中国的农民生活不该长此困苦下去。” ——宋庆龄《为新中国奋斗》
材料三:“民生主义,即贫富均等,不能以富者压制贫者也。但民主主义,在数十年前,已有人行之者,其人为何?即洪秀全是。洪秀全建设太平天国,所有制度……即完全经济革命主义,亦即俄国今日之均产主义。” ——《三民主义改造新国家》
材料四:“两年之中(1895—1897)所见所闻,殊多心得……乃采取民生主义。”“欧美各国应该家给人足,乐享幸福,古代所不能及的……统计英国的财富,多于前代不止数千倍;人民的贫穷甚于前代,也不止数千倍;并且富者极少,贫者极多。”“欧美强矣,其民实困。观大同盟罢工与无政府党、社会党之日炽,社会革命其将不远。”
——《孙中山选集》
材料五:美国经济学家亨利·乔治在1879年发表《进步与贫困》一书,认为土地是人类的公产,地租是不劳而获,人人应有平等的生存权利,因此人人都应该有使用土地的平等权利,土地被私人占有,这是社会贫困的主要根源。因此,他主张土地国有。但是他又认为采取没收地主土地的手段过于激烈,主张征收土地税。这样就能够刺激社会生产的发展,制止土地投机增加工人和农民的收入,以便实现“社会主义”。
请回答:
(1)材料一表达了孙中山怎样的政治主张?
(2)根据材料一、二、三、四、分析孙中山的“民生主义”形成原因(不得摘抄原文 6分)
(3)结合以上材料和所学知识,谈谈孙中山在中国近代思想发展方面的最大贡献是什么?
孙中山的思想继承了中国历史上哪些思想精华?又运用了欧美启蒙思想和资本主义政治制度中哪些合理内核?据此概括孙中山思想所体现的中国近现代思想史发展特点。
( 15分)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一“克己复礼为仁。……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动。”“天下有道,则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天下无道,则礼乐征伐自诸侯出。” “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
——《论语》
材料二孔子在两晋时被奉为“先师”;南北朝时被称为“文圣尼父”;唐玄宗则将其追谥为“文宣王”;宋真宗封孔子为“至圣文宣王”;元成宗封孔子为“大成至圣文宣王”;清代孔子被称为“大成至圣文宣王先师”。
材料三“不知自己过失是病痛”;“求知识是人类的本性”;“吾爱吾师,但更爱真理”;“谦谨是无耻与羞怯之间的中庸”。
——亚里士多德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指出孔子的主要政治观点是什么?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历代封建统治者都尊崇孔子并不断抬高孔子地位的原因。
(3)根据材料三指出亚里士多德的人格品质。他在伦理学方面与孔子有何相似的观点?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一 1939年8月2日,著名核物理学家爱因斯坦向罗斯福总统建议,应抢在德国之前研制出原子弹。1941年12月6日,美国花费巨资,集中全世界最优秀的科学家,启动代号为“曼哈顿工程”的核武器研制计划,并在1945年7月15日成功研制出了原子弹。
1945年8月6日和9日,美国先后在日本的广岛、长崎投下两枚原子弹,瞬间夺去了21万人的生命。核轰炸的消息传来,爱因斯坦痛心疾首地说:“当初致信罗斯福提议研制核武器,是我一生中最大的错误和遗憾。”
材料二对于二战后期美国对日本使用原子弹,国际上一直是存在着两种看法:一种从战争本身角度出发,认同美国对日本使用原子弹;另外一种则是从道义角度出发,否定美国对日本使用原子弹。
请回答:
(1)爱因斯坦向罗斯福提议研制原子弹的本意是什么?他又为什么感到是他一生“最大的错误和遗憾”?
(2)你认为应该如何客观评价“美国对日本使用原子弹”?
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材料一《西方文明对中国的冲击及中国文明的嬗变》一文中说:“如果我们将中国传统文化比喻成一棵大树,洋务运动只不过剪断了一些枝叶,辛亥革命则相当于将这棵大树砍断了。但是树断了,树墩还在,一般的树只要树墩还在,还是可以萌发的”。
材料二陈独秀在《旧思想与国体问题》一文中指出:“要帝制不再发生,民主共和可以安稳……非先将国民脑子里所有反对共和的旧思想,一一洗刷干净不可”。
请回答:
(1)“大树砍断”的表现是什么?1912—1919年间,资产阶级革命派是如何继续与“树墩”上的“萌发”作斗争的?
(2)陈独秀等为了将“国民脑子里所有反对共和的旧思想”洗刷干净进行了怎样的斗争?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一孝公以卫鞅为左庶长,卒定变法之令:令民为什五,而相牧司连坐。有军功者,各以率受上爵。僇力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事末利及怠而贫者,举以收为孥。燔诗书而明法令,刑其傅公子虔,黥其师公孙贾。为田开阡陌封疆。
——摘自《史记》《商君•列传》
材料二泰西近政论,皆言三权:有议政之官,有行政之官,有司法之官,三权立,然后事体备。以我朝论之,皇上则为元首,百体所从,军机号曰政府,出纳王命。
——康有为《应诏统筹全局折》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概述商鞅变法的历史意义,并概括其措施对后世产生的消极影响?
(2)材料二中康有为的政治主张是什么?其理论依据是什么?
(12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大宪章》第14条:
为了得到王国议会对协助金或免服兵役税数量的共识……在所定的日期,按照在场者之建议进行议事。自此以往,除为赎还其本人之身体,策封其长子为武士,与一度出嫁其长子以外,国王不得准许任何人向其自由人征取贡金。而为上述目的所征收之贡金数额亦务求合乎情理。
《大宪章》第17条:
一般诉讼应在一定地方审间,无需追随国王法庭请求处理。
《大宪章》第34条:
自此以后,不得再行颁布强制转移土地争执案件至国王法庭审讯之敖令,以免自由人丧失其司法权。
《大宪章》第39条:
除非经过同等之人的合审判,否则不得任意逮捕拘禁、放逐或剥夺自由人法律上的保护,或以任何手段摧残自由人。
材料二《权利法案》部分条文
国会两院经依法集会于西敏寺宫,为确保英国人民传统之权利与自由而制定本法律。
1.凡未经国会同意,以国王权威停止法律或停止法律实施之僭越权力。
2.近来以国王权威擅自废除法律或法律实施之僭越权力,为非法权力。
4.凡未经国会准许,借口国王特权,为国王而征收,或供国王使用而征收金钱,超出国会准许之时限或方式者,皆为非法。5.向国王请愿,乃臣民之权利,一切对此项请愿之判罪或控告,皆为非法。
6.除经国会同意外,平时在本王国内征募或维持常备军,皆属违法。
8.国会议员之选举应是自由的。
9.国会内之演说自由、辩论或议事之自由,不应在国会以外之任何法院或任何地方,受到弹劾或讯问。
比较材料一和材料二,提取从《大宪章》到《权利法案》的相关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