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笑曰:“诚然,卿不朕欺。”间召问群臣臧否,濂惟举其善者曰:“善者与臣友,臣知之;其不善者,不能知也。”
译文:
(2)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
译文: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1-5题。
刘宠
刘宠,字祖荣,东莱牟平人,齐悼惠王之后也。悼惠王子孝王将闾,将闾少子封牟平侯,子孙家焉。父丕,博学,号为通儒。
宠少受父业,以明经举孝廉,除东平陵令,以仁惠为吏氏所爱。母疾,弃官去。百姓将送塞道,车不得进,乃轻服遁归。
后四迁为豫章太守,又三迁拜会稽太守。山民愿朴,乃有白首不入市井者,颇为官吏所扰。宠简除烦苛,禁察非法,郡中大化。征为将作大匠。山阴县有五六老叟,龙眉皓发,自若邪山谷间出,人赍百钱以送宠。宠劳之日:“父老何自苦?”对日:“山谷鄙生,未尝识郡朝。它守时吏发求民间,至夜不绝,或狗吠竞夕,民不得安。自明府下车以来,狗不夜吠,民不见吏。年老曹值圣明,今闻当见弃去。故自扶奉送。”宠日:“吾政何能及公言邪?勤苦父老!”为人选一大钱受之。
转为宗正、大鸿胪。延嘉四年,代黄琼为司空,以阴雾愆阳免。顷之,拜将作大匠,复为宗正。建宁元年,代王畅为司空,频迁司徒、太尉。二年,以日食策①免,归乡里。
宠前后历宰二郡,累登卿相,而准约省素,家无货积。尝出京师,欲息亭舍,亭吏止之,日:“整顿洒埽,以待刘公,不可得也。”宠无言而去。时人称其长者,以老病卒于家。
(《后汉书·刘宠传》) [注释]①策:古时用于计算的小筹,常用于卜卦。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子孙家焉家:安家。 B.乃轻服遁归遁:逃回去。
C.或狗吠竟夕竟:整个。D.频迁司徒、太尉频:接连。
2.比较下列各句中“以”字的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组是 ( )
①以仁惠为吏民所爱②人赍百钱以送宠
③二年,以日食策免④整顿洒埽,以待刘公
A.①与③相同,②与④相同B.①与③相同,②与④不同
C.①与③不同,②与④相同D.①于③不同,②与④不同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在文中的意思,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禁察非法,郡中大化 非法:不法行为。
B.自明府下车以来下车:到任。
C.乃有自首不入市井者市井:城镇。
D.以老病卒于家老病:陈病
4.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自若邪山谷间出。
②父老何自苦?
③以阴雾愆阳免。
④为人选一大钱受之。
5.下列对原文的叙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刘宠的祖先原是齐王的后代,后来迁居牟平。其父刘丕也是一个很有学问的大儒。
B.刘宠年轻时跟随父亲学习,因精通经学被举为孝廉,后授东平陵县令,因仁爱惠民受吏民爱戴。
C.山阴县有五六个眉毛头发都花白了的老人,拿着钱来谢刘宠,以表示对他惩处扰民官吏的感谢。
D.刘宠曾多次任卿相大官,但他清廉朴素,家里没有多少资财。他曾经从京师外出,想在亭舍休息,亭吏因不认识他而把他拒之门外。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1-6题。
刘健
刘健字希贤,洛阳人。健少端重,与同邑净禹锡、白良辅游,得河东薛氏之传。举天顺四年进士,改庶吉士,授编修。谢交游,键户读书,人以木强视之。然练习典故,有经济志。成化初,修《英宗实录》。健学问深粹,正色敢言,以身任天下重。清宁宫灾,太监李广有罪自杀。健与李东阳、谢迁疏言:“帝王未有不遇灾而惧者,向来奸佞荧惑圣听,贿赂公行,赏罚失当,灾异之积正此之由。今幸元恶丧(1),圣心开悟,而余匿未除,宿弊未革。伏愿奋发励精,进贤黜奸,明示赏罚,凡所当行,断不在疑,毋更因循,以贻后悔。”帝方嘉其言,而广党蔡昭等旋取旨予广祭葬,词额。健等力谏,仅寝祠额。南北言官司指陈时政,频有所论劾,一切皆不问。国子生江璐劾健,东阳杜抑言路,帝慰留健,而下瑢于狱。二人力救得释。十三年四月,大同告警,京师戒严。兵部请甄别京营诸将,帝召镇远侯顾溥督团营。时帝视朝颇晏②,健等以为言,颔之而已。十四年秋,帝以军兴缺饷,屡下廷谇③。健等言:“天下之财,其生也有限。今光禄岁供赠数十倍数,诸方织作务为新巧,斋谯日费钜万。太仓所储,不足饷战士。而内府取入,动四五十万。宗藩贵戚之求土田、夺盐利者,亦数千万计。土木日兴,科敛不已,传奉薪,内府工匠之饩廪④,岁增月积,无有穷期,财安得不匮?今陕西、辽东边患方殷,湖广、贵州军旅继功,不知何以应之?望陛下绝无举之贯,躬行节俭,为中外倡,而今群臣得毕献其诚,讲求革弊之策,天下幸甚。”明年四月,以灾异陈勤朝讲、节财用、罢斋谯、公赏罚数事。及冬,南京、凤阳大水,廷臣多上言时务,久之不下。健等因极陈怠政之失,请勤听断,以振纪纲。帝皆嘉纳。
(《宋史·刘健传》) [注释]①殄丧:灭亡。殄:灭绝。②晏:晚,迟。③廷谇:当廷斥责。谇,斥责。④饩禀:古代月给的薪资。
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 )
A.然练习典故,有经济志。 B.更因循,以贻后悔。
C.南北言官司指陈时政。 D.太仓所储,不足饷战士。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 )
A.①谢交游,键户读书。 ②谢家事夫婿,中道还兄门。
B.①而广党蔡昭等旋取旨予广祭葬,词额。 ②得诗三首留衣底,旋围解。
C.①诸方织作务为新巧。 ②除恶务尽
D.①而今群臣褥毕献其诚。 ②今群贤毕至,少长咸集。
3.下列各句,括号中是补出的省略成分,正确的一项是 ( )
A.(言官)一切皆不问。
B.(帝)以灾异陈勤朝讲、节财用、罢斋谯、公赏罚数事。
C.健等以为言,(健)颔之而已。
D.二人力救,(江璐)得释。
4.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键户读书,人以木强视之。
②国子生江璐劾健,东阳杜抑言路。
③而内府取人,动四五十万。
④时帝视朝颇晏。
5.以下句子分别编为四组,能够表现刘健为人“端重”的一组是 ( )
①谢交游,键户读书,人以木强视之
②练习典故,有经济志。
③健学问深粹,正色敢言,以身任天下重。
④国子生江璐劾健,东阳杜抑言路,帝慰留健,而下璐于狱。二人力救,得释。
⑤健等因极陈怠政之失,请勤听断,以振纪纲。
A.①②③ B.②③⑤ C.③④⑤ D.②③④
6.下列叙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
A.刘健自幼正直稳重,择友而交,拜薛氏为师。平时不喜交游,常常闭门读书,研究历史,有经国济世之志。
B.太监李广畏罪自杀后,刘健和李东阳、谢迁向皇帝进言革除宿弊,并力谏为李广坟墓题字。
C.刘健居官正直敢言,得到皇帝信任,当有人弹劾刘健时,皇帝反而安慰挽留刘健,将进言者关进监狱。刘健再三为进言者求情,该人才得释放。
D.刘健注意国家财政现状与百姓的疾苦,力谏内廷节俭,控制贵戚巧取豪夺,革除宿弊,造福天下。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1-4题。
徐有功
徐有功,国子博士文远孙也。举明经,累转蒲州司法参军,绍封东莞男。为政宽仁,不行杖罚,吏人感其恩信,递相约日:“若犯徐司法杖者,众必斥罚之。”由是,人争用命,终于代满,不戮一人,载初元年,累迁司刑丞。时酷吏周兴、来俊臣、丘神绩、王弘义等构陷无辜,皆抵极法,公卿震恐,莫敢正言。有功独存平恕,诏下大理者,有功皆议出之.前后济活数十百家。常于殿庭论奏曲直,则天厉色诘之,左右莫不悚慄,有功神色不挠,争之弥切。寻转秋官员外郎,转郎中。
俄而,凤阁侍郎任知古、冬官尚书裴行本等七人被构陷当死,则天谓公卿日:“古人以杀止杀,我今以恩止杀,就群公乞知古等,锡以再生,各授以。官,宁申来效。”俊臣、张知默等又抗表请申大法,则天不许之。俊臣乃独引行本,重验前罪,奏日:“行本潜行悖逆,告张知与卢陵王反不实,罪当处斩。”有功驳奏日:“俊臣乖明主再生之赐,亏圣人恩信之道,为臣虽嫉恶,然事君必将顺其美。”行本竟以免死。
道州刺史李仁褒及弟榆次令长沙,又为唐奉一所构,高宗末私议吉凶,谋复李氏,将诛之,有功又固争之,不能得。秋官侍郎周兴奏有功日:“臣闻两汉故事,附下罔上者腰斩,面欺者亦斩;又《礼》云:析言破律者杀。有功故出反囚,罪当不赦,请推按其罪。”则天虽不许系问,然竞坐免官。久之,起为左台侍御史,则天特褒异之。时远近闻有功授职,皆欣然相贺。
(《旧唐书·列传三十五>)
1.写出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含义。
①乖明主再生之赐。 乖:
②请推按其罪按:
③臣闻两汉故事故事:
④常于殿庭论曲直曲直: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
A.①俊臣乃独引行本②今其智乃皮不能及 |
B.①古人以杀止杀②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
C.①又为唐奉一所构②起为左台侍御史 |
D.①有功故出反囚②轩东故尝为厨 |
3.把下列各个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①若犯徐司法杖者,众必斥罚之:
②就群公乞知古等,锡以再生!
③为臣虽当嫉恶,然事君必将顺其美:
4.这段文字主要介绍了徐有功的哪些事迹?请用自己的话回答。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6题。
卓茂
卓茂字予康,南阳宛人也。性宽仁恭爱。初辟丞相府史,事孔光,光称为长者。时尝出行,有人认其马。茂问日:“子亡马几何时?”对日:“月余日矣。”茂有马数年,心知其谬,默解与之,挽车而去,顾日:“若非公马,幸至丞相府归我。”他日,马主别得亡者,乃诣府送马,叩头谢之。
后以儒术举为侍郎,给事黄门,迁密令。劳心谆谆,视人如子,举善而教,口无恶言;吏人亲爱而不忍欺之。人尝有言部亭长受其米肉遗者,茂辟左右问之日:“亭长为从汝求乎,为汝有事嘱之而受乎,将平居自以恩意遭之乎?”人日:“往遗之耳。”茂日:“遗之而受。何故言邪?”人日:“窃闻贤明之君,使人不畏吏,吏不取人。今我畏吏,是以遗之,吏既卒受,故来言耳。”茂曰:“汝为敝人矣。凡人所以贵于禽兽者,以有仁爱.知相敬事也。今邻里长老尚致馈遗,此乃人道所以相亲,况吏与民乎?吏顾不当秉威力强请求耳。凡人之生,群居杂处,故有经纪礼仪以相交接。汝独不欲修之,宁能高飞远走,不在人阃邪?亭长素善吏,岁时遗之,礼也。”人日:“苟如此。律何故禁之?”茂笑日:“律设大法,礼顺人情。今我以礼教汝,汝必无怨恶;以律治汝。何所措其手足乎?一门之内,小者可论,大者可杀也。且归念之!”于是人纳其训,吏怀其恩。
(《后汉书·卓茂传》,有改动)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幸至丞相府归我幸:希望。
B.后以儒术举为侍郎举:推举。
C.茂辟左右问之日辟:躲避。
D.岁时遗之,礼也遗:馈赠。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 )
A.①亭长为从汝求乎?②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
B.①乃诣府送马,叩头谢之 ②精思附会,十年乃成
C.①默解与之,挽车而去②于是从散约败,争割地而赂秦
D.①凡人所以贵于禽兽者②直栏横槛,多于九土之城郭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 )
A.吏人亲爱而不忍欺之
B.律设大法,礼顺人情
C.吏顾不当乘威力强请求耳
D.故有经纪礼仪以相交接
4.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遗之而受,何故言邪?
②以有仁爱,知相敬事也。
③苟如此,律何故禁之?
④以律治汝,何所措手足乎?
5.以下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部表现卓茂“宽仁恭爱”的一组是 ( )
①举为侍郎,给事黄门。②心知其谬,默解与之。
③视人如子,举善而教。④贤明之君,使人不畏吏。
⑤此乃人道所以相亲,况吏与民乎?⑥今我以礼教汝,汝必无怨恶。
A.①②⑥ B.①④⑤ C.②③⑤D.③④⑥
6.下列叙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
A.有人误把卓茂的马认为是自己丢失的,卓茂也不解释,就把马解给了那人,那人找到了丢失的马,把马送还了卓茂,并感谢卓茂的大仁大德。
B.卓茂担任密令时,有人告发部下一位亭长收受别人赠送的米肉。卓茂问明情况,原来是那人怕亭长而自愿送给亭长的礼物,并非亭长乘威所致。
C.告发亭长者认为,官吏不应该收受别人的礼物,如果收受,就是违背律条的规定,亭长收受了自己的米肉,应当向上司告发,使其受到惩治。
D.卓茂认为,不论是邻里老人,还是官吏百姓,都应该“有仁爱,知相敬”,有经纪礼义以互相往来,以顺应人情,不应死守教条,无限上纲。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6题。
海瑞
海瑞,汝贤,琼山人。举乡试,署南平教谕。迁淳安知县。布袍脱粟,令老仆艺蔬自给。总督胡宗宪尝语人日:“昨闻海瑞为母寿,市肉二斤矣。”宗宪子过淳安,怒驿吏,倒悬之。瑞日:“囊胡公按部,令所过无供张。今其行装盛,必非胡公子。”发橐金数千,纳之库,驰告宗宪,宗宪无以罪。
隆庆元年,徐阶为齐康所劾,瑞言:“阶事先帝,无能救于神仙土木之误,畏威保位,诚亦有之。然自执政以来,忧勤国事,休休有客,有足多者。康乃甘心鹰犬,博噬兽类,其罪又浮于高拱。”人韪其言。
历两京左、右通政。三年夏,以右佥都御史巡抚应天十府。属吏惮其威,墨者自免去。有势家朱其门,闻瑞至,黝之。中人监织造者,为减舆从。瑞锐意兴革,请竣昊淞、白峁通流入海,民赖其利。素疾大户兼并,力摧豪强,扶穷弱。贫民田入于富室者,率夺还之。徐阶罢相里居,按问其家无少货。下令飙发凌厉,所司惴惴奉行,豪有力者至窜他乡以避。又裁节邮传冗费。士大夫出其境,率不得供顿,由是怒颇兴。已而给事中戴凤翔勤瑞庇奸民,鱼肉缙绅,沽名乱政,遂改督南京粮储。瑞抚吴甫年半岁。小民闻瑞去,号泣载道,家绘像寺祀之。
(《明史·海瑞传》)
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署南平教谕署:代理,暂任。
B.令老仆艺蔬自给艺:种植。
C.发橐金数千发:发放。
D.素疾大户兼并疾:憎恨,厌恶。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曩胡公按部 按部:巡查部属。
B.布袍脱粟脱粟:糙米。
C.墨者白免去墨者:贪官。
D.中人监织造者 中人:才德一般的人。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
①徐阶为齐康所劾②为减舆从
③豪有力者至窜他乡以避④以右昼都御史巡抚应天十府
A.两个“为”字相同,两个“以”字也相同
B.两个“为”字相同,两个“以”字不同
C.两个“为”字不同,两个“以”字相同
D.两个“为”字不同,两个“以”字也不同
4.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有足多者。
②人韪其言。
③闻瑞至,黝之。
④按问其家无少贷。
5.以下八句话编为四组,全都表现海瑞为官刚正不阿的一组是 ( )
①令老仆艺蔬自给②发橐金数千,纳之库
③康乃甘心鹰犬,博噬兽类,其罪又浮于高拱 ④属吏惮其威,墨者多自免去
⑤有势家朱丹其门,闻瑞至,黝之⑥徐阶罢相里居,按问其家无少贷
⑦又裁节邮传冗费⑧小民闻瑞去,号泣载道、家绘像祀之
A.①③⑦⑧ B.②④⑤⑥
C.①④⑥⑧ D.②③⑤⑦
6.下列叙述,与原文意思不相符的一项是( )
A.海瑞为官生活俭朴,就连替母亲祝寿也极为俭省。
B.海瑞认为,徐阶在任职期间虽有失误,但忧勤国事,仍有值得称赞之处。
C.海瑞巡抚应天十府时,下属官员十分怕他,有的甚至自动辞职,有势之家有的黝门,有的远避他乡。
D.海瑞摧豪强,扶穷弱,因而受到小民的欢迎;裁节冗费,不让供顿,为此遭到士大夫的怨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