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城镇化正在深刻地改变着中国。今天,中国的城镇人口已经超过了农村人口,"农耕社会,乡土中国"逐渐转变为"工业社会,城市中国"。城镇化加快了中国农村现代化的进程,一个全新的城市文明时代似乎正在悄然到来。
在城镇化的浪潮中,大批村庄被合并,许多富有特色的传统村落不断消失。歌曲" 在希望的田野上"描绘的那种"一片冬麦,一片高粱,十里荷塘,十里果香"的田园景象日益不再。有人伤感地说:"不要问我从哪里来,因为我已经没有故乡。"
结合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为什么有人会对乡村的衰落感到惋惜。
(2)运用矛盾基本属性的知识,说明如何认识城镇化进程中城市文明与乡村文明的关系。

科目 政治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科技的作用和影响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30年前中国的改革开放发端于农村,带来了农村翻天覆地的巨变,在新的历史时期我们党和国家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决策。请结合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是中共中央在新世纪为我们描绘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蓝图。
材料二: 中国农村改革之乡——安徽风阳县小岗村在发展传统优势产业的同时,瞄准市场,按照公司加农户的方式发展蘑菇、花木、葡萄种植业,形成了一定规模和效应,并涉足旅游、加工制造等新兴产业,掀起了二次创业热潮;聘请农业科技人员对农民进行生产技术培训,推动了种植业发展再上新台阶;成立行业合作社,统一购买原料、提供技术指导、签订单,降低了生产成本和市场风险,扩大了销售渠道;帮助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申报无公害绿色食品基地,创建地理标志产品,使农产品顺利打入市场,促进了农民增产增收,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材料二:改革开放30年的历史,就是不断解放思想、冲破束缚、改革体制、谋求发展的历史。思想解放,是改革和发展的火车头。今天,深化改革中遇到的重大理论问题和思想问题,需要勇于创新,积极应对思想理论上的挑战。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再次强调了解放思想的重要作用,只有继续解放思想,才能进一步改革开放,实现科学发展、社会和谐。
(1)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有哪些经济意义?
(2)根据材料,运用经济生活有关知识,分析小岗村的发展对深化我国农村改革的启示。
(3)运用哲学知识,说明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应该怎样进一步解放思想。

辨析题
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和无法选择的。

CPI即消费者物价指数,是反映与居民生活有关的产品及劳务价格统计出来的物价变动指标,通常作为观察通货膨胀水平的重要指标。一般说来当CPI>3%的增幅时就是通货膨胀;而当CPI>5%的增幅时就是严重的通货膨胀。1994-1997年我国实施的是适度从紧的财政政策,1998-2004年实施的是积极的财政政策,2005-2007年实施的稳健的财政政策,2008年继续实施稳健的财政政策。2008年10月受美国次贷危机影响,世界经济增速放缓。为应对剧烈的美国金融危机,进一步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增长,我国政府推出4万亿元人民币大规模金融援助计划和减少税收3000多亿元的经济方案。同时投入更多时力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
(1)请运用经济生活的有关知识,根据材料回答CPI与财政政策之间有什么联系?当前我国实施怎样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
(2)请运用唯物论的有关知识,谈谈我国当前调整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依据。 (6分)
(3)你从上述材料中体会到哪些唯物辩证法的道理?

材料一:与欧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每创造1美元国GDP的能源消耗量是它们的4——10倍,33种主要产品的单位资源消耗量比国际平均水平高出46%;我国环境污染严重,环境问题每年给国家造成的损失超过2,000亿美元,约占GDP的8%—10%左右。
材料二: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的“十一、五规划”指出,要把节约资源作为基本国策,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材料三:2007年6月3日国务院向各地区、各部门印发了《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并要求各部门认真贯彻执行。内容包括目标任务和总体要求、控制增量,调整和优化结构、加大投入,全面实施重点工程、创新模式,加快发展循环经济、依靠科技,加快技术开发和推广、强化责任,加强节能减排管理、健全法制,加大监督检查执法力度、完善政策,形成激励和约束机制,加强宣传,提高全民节约意识、政府带头,发挥节能表率作用等。
(1)从认识论的角度说明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依据。
(2)结合材料三,运用政治生活的有关知识,谈谈应如何建设节约型社会?

材料一: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指出:“和谐文化是全体人民团结进步的重要精神支撑。”“当今时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丰富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成为我国人民的热切愿望。要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使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保障,使社会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使人民精神风貌更加昂扬向上。
材料二:人民网载文指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国当前的社会发展的总体战略目标。对于这一战略思想,仅仅从经济、政治、和社会发展等方面去理解是远远不够的,还应关注其深刻的文化内涵。文化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1)为什么说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仅仅从经济、政治、和社会发展等方面去理解是远远不够的,还应关注其深刻的文化内涵?
(2)结合材料分析文化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意义是什么?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