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下面是某同学对中国共产党历次会议召开时间、会议内容及意义的整理,其中完全正确的是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联合国的成立 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下图是江苏镇江丹徒区出土的一件青铜器——宜侯矢簋。簋内底有铭文120余字,大意为西周康王册封矢为宜侯,并赏赐他鬯酒(一种香酒)、铜器、弓箭和土田、山川、奴隶等。该文物的价值包括

①说明了铭文最早使用于丹徒区②体现了西周完整的宗法结构
③佐证了西周实行过分封制④反映了西周的青铜冶炼技术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③④ D.②④

魏源对英国的政治制度作了这样的描述:“国立宰辅大臣,共商事务。国家费用,先与乡绅会议,而后征纳。……有要务则国王召议事百十三员会议,与中国军机、都察院无异”。对此评论最为恰当的是

A.魏源对君主立宪的运作机制作了较真实叙述
B.魏源对中英的政治制度作了相应的对比
C.魏源未能抓住英国君主立宪制度的本质特征
D.魏源主张中国应效法英国君主立宪体制

下方是美国邮政总署1942年7月发行的一枚邮票,它最大的历史价值在于

A.反映了美国对中国抗战的立场态度 B.表明美国认为美中制度具有共同性
C.佐证当时美国承认的中国政治版图 D.佐证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已经形成

“对苏联同情之美感,有的甚至替它大肆鼓吹,以为苏联成功之秘诀,在于它的社会经济制度,因为这个制度是有计划的,有组织的”。“左倾的也好,右倾的也好,大家都承认放任经济的末日到了”。以上发表于20世纪30年代的言论共同体现了

A.对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景表示担忧 B.对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高度赞扬
C.世界大战背景下对民主制度的绝望 D.经济危机背景下对自由放任的质疑

思想文化内容能反映社会发展状况,并且两者的变化常常相协调。这一观点与近代中国史学转型最一致的是

A.封建专制向民主共和的转型 B.自然经济向商品经济的转型
C.民族危机向民族解放的转型 D.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型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