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某学习小组为证明并观察铜与稀HNO3反应的产物是NO,设计了如下图所示的实验装置。请你根据他们的思路,完成下述的实验报告。

(1)实验仪器:试管、导管、烧杯、棉花、注射器。
(2)实验药品:铜丝、稀硝酸、烧碱溶液、铁粉、CaCO3颗粒。
(3)实验原理:
铜与稀硝酸的离子反应方程式                                           
(4)实验步骤:
①实验开始时,必须进行的第一步操作是检验装置的           
②向试管中加入一定量的固体药品         ,然后向试管中倒入过量的稀硝酸,并迅速塞紧带铜丝和导管的橡皮塞;
③反应一段时间后,用蘸有NaOH溶液的棉花团封住导管口;
④将铜丝向下移动插入试管液体中,使之与硝酸反应;
⑤将注射器插入试管口的橡皮塞中,向试管内推入空气。
(5)实验讨论:
①实验步骤②的目的是                                              
②实验步骤③的目的是                                              
③实验步骤⑤观察到的现象是                                        
(6)实验评价:
该装置的优点是(只填一个优点即可)                                 

科目 化学   题型 填空题   难度 较难
知识点: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为探究纯铁与盐酸反应,取同质量、同体积的锌片、同浓度盐酸做了下列平行实验:

实验①:把纯铁片投入到盛有稀盐酸的试管中,发现氢气发生的速率变化如图所示:
实验②:在盐酸中滴入几滴CuCl2溶液,生成氢气速率加快。
试回答下列问题:
(1)试分析实验①中t1~t2速率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t2~t3速率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2)若要加快化学反应速率,除实验②的方法外,还可以采取哪些措施?(至少写两点)

(3)某同学认为实验②反应速率加快的主要原因是因为形成了原电池,你认为是否正确?
(填“正确”或“不正确”)。请选择下列相应的a或b作答。
a、若不正确,请说明原因:
b、若正确则写出实验②中原电池的正、负极电极反应式。
(4)已知热化学方程式Fe(S) + 2H+ (aq) = Fe2+(aq) + H2(g)↑ ; △H= —42kJ/mol,28g的铁完全反应后放出的热量为

短周期元素的单质X、Y、Z在通常状况下均为气态,并有下列转化关系(反应条件略去):

已知:a、常见双原子单质分子中,X分
子含共用电子对数目最多。b、甲分子含
10个电子,且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
变蓝,乙分子含18个电子。
(1)X的结构式:;丙的电子式:
(2)实验室可用下图所示装置(缺少收集装置,夹持固定装置略去)制备并收集甲。

①在图中方框内绘出用烧瓶收集甲的仪器装置简图。
②试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③烧杯中溶液由无色变为红色,其原因是:(用电离方程式表示)

下表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针对表中的①~⑩中元素,填写下列空格:


ⅠA
ⅡA
ⅢA
ⅣA
ⅤA
ⅥA
ⅦA
0
2








3








(1)在这10种元素中,化学性质最不活泼的元素是(填元素符号),金属性最强的元素是(填元素名称),最活泼的非金属单质是(化学式),元素⑨对应的离子结构示意图为_。
(2)给出的第二周期的几种元素中,原子半径最大的是(填元素符号)。
(3)元素③与⑧的气态氢化物中较稳定的物质是(填该物质的电子式)。
(4)元素⑤与⑥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中,碱性较强的物质是填化学式)。
(5)元素③与⑦能以键(填化学键类型)结合成晶体(填晶体类型)。

(6分)下列物质中,互为同分异构体的是______________;互为同素异形体的是______________;属于同位素的有______________;属于同一种物质的是______________。互为同系物的是
35Cl ②白磷 ③37Cl ④红磷⑤

在如图所示的装置中,若通入直流电5min时,铜电极质量增加2.16 g,试回答:

(1) 电源电极X为________极。
(2) pH变化:A________,B________,C_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3) 通电5 min时,B中共收集224 mL气体(标准状况),溶液体积为200 mL。则通电前CuSO4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_(设电解前后溶液体积无变化)。
(4) 若A中KCl溶液的体积也是200 mL,电解后,溶液的pH为________(设电解前后溶液体积无变化)。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