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和谐劳动关系,是“十二五”规划的重要内容之一。某校学生就我国的劳动关系这一问题开展研究性学习。
A组学生搜集到这样一个材料:近年来,某企业不仅严格按照《劳动合同法》与员工签订了劳动合同,而且实行了“企业与员工同发展”制度:保证员工工资年增幅不低于企业的利润增幅;保障优秀员工一年一次带薪学习培训机会;吸收有管理才能的基层员工进入企业管理层;对有重大贡献的员工给以企业股份的奖励等。
(1)请你运用《经济生活》的知识说明该企业的做法为我们建立和谐劳动关系提供了哪些启示?(4分)
B组学生在调查中发现,中小企业近年来面临持续“用工荒”问题。就出现“用工荒”现象,该小组成员各抒己见。
学生甲:“用工荒”是一个严重的社会经济问题,一定程度上“慌”了企业,企业和政府都应高度重视。
学生乙:“用工荒”与劳动力价格太低有关,企业只要大大提高工资,“用工荒”就能迎刃而解,企业也没有什么可“慌”的。
学生丙:“用工荒”是市场运行过程中的自然现象,不必大惊小怪。只要让“看不见的手”继续发挥作用,“用工荒”问题自然会得到解决。
(2)请你运用劳动和就业、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有关知识分别评析三位同学的观点。
(14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国家统计局公布数据显示,去年6月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上涨6.4%,创三年来最高涨幅。有专家分析认为,食品价格起伏过大,不利于经济的平稳发展,同时也损害了广大农民和百姓的切身利益。民以食为天,如何解决食品价格“过山车”的问题呢?中投顾问发布的《2011~2015年中国食品行业投资分析及前景预测报告》指出,食品行业的发展在保障供给、扩大需求、抑制通胀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国家对食品行业发展的关注将促进食品行业健康、稳定的发展。
不仅如此,在食品价格影响经济发展的同时,食品安全也让人提心吊胆。举例来说,近年来相继发生“毒奶粉”“瘦肉精”“地沟油”“染色馒头”等事件,这些恶性的食品安全事件足以表明,诚信的缺失、道德的滑坡已经到了何等严重的地步。食以安为先。当前文化建设特别是道德文化建设,同经济发展相比仍然是一条短腿。
(1)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如何理解“食品价格起伏过大,不利于经济的平稳发展,同时也损害了广大农民和百姓的切身利益”。(6分)
(2)就解决食品价格“过山车”问题,政府应如何履行其经济职能。(4分)
(3)从《文化生活》角度如何理解这条“短腿”?(4分)
(12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在英国,法律规定言论出版自由不得藐视法庭;法国《人权宣言》在强调言论自由的同时,也要求在法律所规定的情况下,应对滥用此项自由负担责任;而美国对言论、出版和结社自由的限制十分严格,仅对一般性的语言的限制就有20多种,更不用说滥用这些自由从事危害国家安全的犯罪活动了。
材料二:在当今这样一个资讯高度发达、信息传播手段多样的时代,人们自由表达观点与意见的渠道更加畅通、更加丰富,这对于实现公民言论自由大有好处。然而,随之也带来一些新问题。有的人在网络媒体上散布谣言,诋毁他人;有的人发表不负责任的言论,混淆视听,并称“这是我的言论自由”。
(1)运用《政治生活》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上述材料的认识。(6分)
(2)就解决材料二中存在的问题,从《文化生活》角度提几点建议。(6分)
(11分)材料:2011年7月19日,国家应对气候变化及节能减排工作领导小组会议召开。会议审议并原则同意“十二五”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以及节能目标分解方案、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计划,研究部署相关工作。妥善应对气候变化,事关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和人民群众根本利益,事关各国人民的福祉和长远发展。会议强调,要积极开展应对气候变化国际合作。坚持以《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和《京都议定书》为基础,坚持“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和公平原则,建设性推动应对气候变化国际谈判进程。
(1)联系上述材料,从《经济生活》角度,请你为我国节能减排工作目标的实现提出合理化建议。(5分)
(2)运用《生活与哲学》有关知识回答,为什么要积极开展应对气候变化的国际合作?(6分)
2012年全国流动人口达到2.3亿,未来20年还将有3亿农村人口进入城镇,中国正进入一个“流动时代”。人口流动的不断加快、人口素质的不断提升,对我国政治生活产生了重要影响。
结合图表,分析城乡每位全国人大代表所代表人口数的调整体现的政治生活道理。
材料一 新华社北京11月8日电 胡锦涛8日上午在向中共十八大作报告时说,中国将始终不渝走和平发展道路。我们坚决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决不会屈服于任何外来压力。胡锦涛同志表示,世界仍然很不安宁。国际金融危机影响深远,世界经济增长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增多,全球发展不平衡加剧,霸权主义、强权政治和新干涉主义有所上升,局部动荡频繁发生,粮食安全、能源资源安全、网络安全等全球性问题更加突出。
材料二 胡锦涛同志表示,我们主张在国际关系中弘扬平等互信、包容互鉴、合作共赢的精神,共同维护国际公平正义。中国将始终不渝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通 过深化合作促进世界经济强劲、可持续、平衡增长。
运用政治生活知识回答我国为什么要走和平发展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