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格斯曾经这样评价贝多芬的一部作品:“要是没有听过这部壮丽的作品的话,那么你这一生可以说是什么作品也没有听过”。这部作品是( )
A.《蓝色的多瑙河》 | B.《小夜曲》 | C.《命运交响曲》 | D.《天鹅湖》 |
普罗塔哥拉提出“人是万物的尺度”,宋明理学家提出“‘心’是万物的本源”。他们共同强调的是
A.人的客观存在的重要性 | B.以人为中心的世界观 |
C.知行合一的认识论 | D.人的主观感受的重要性 |
黄宗羲认为:“然则其(封建国家)所谓法者,一家之法而非天下之法也……即论者谓有治人无治法.吾以谓有治法而后有治人。”黄宗羲思想的核心是
A.建立一家之法 | B.法律是由人来决定的 |
C.建立君主立宪制 | D.反对君主制,实行法治 |
宋代理学家周敦颐认为,“天以阳生万物,以阴成万物。生,仁也”。周敦颐在此所解释的是
A.孟子的仁政思想 |
B.阴阳互相依存的关系 |
C.“仁”与万物生成的关系 |
D.道家顺应自然的思想 |
“富家不用买良田,书中自有千钟粟;安居不用架高堂,书中自有黄金屋;出门莫恨无人随,书中车马多如簇;娶妻莫恨无良媒,书中自有颜如玉;男儿若遂平生志,六经勤向窗前读。”(出自宋真宗赵恒)这首诗不能说明
A.皇族考取功名后承袭恩荫 |
B.宋朝重视伦理道德的教化作用 |
C.儒家经典成为学校教科书 |
D.宋朝实行重文轻武的政策 |
“国弱民强,民强国弱。故有道之国,务在弱民。……民,辱则贵爵,弱则尊官,贫则重赏”。上述言论体现的是
A.君民对立、加强统治的法家思想 |
B.实行仁政、缓和矛盾的儒家思想 |
C.消除等级、主张兼爱的墨家思想 |
D.憎恶权术、无为而治的道家思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