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文转图、图转文、图图转换是突破地理学习瓶颈的一种途径。读图,完成题。

若图中甲、乙、丙、丁四地位于同一纬度,其中昼夜温差最小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

下列选项为图中各地之间水循环示意图,其中正确的是

A                 B                  C                 D

科目 地理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主要的环境污染问题 大气运动的原因和风的受力分析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珠江三角洲传统的“桑基鱼塘”目前已变成“杂基鱼塘”,基面改种蔬菜、花卉、水果,大量的农田变成了果园、花卉基地、无公害蔬菜基地、特种禽畜渔业养殖场。据此回答下列题。
影响该地农业生产的主要的自然区位因素()

A.地形和土壤 B.水源和土壤
C.水源和气候 D.地形和气候

珠江三角洲传统“桑基鱼塘”转向“杂基鱼塘”。引起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农业技术改进 B.劳动力的转移
C.市场需求的变化 D.国家政策的改变

我国近年来积极采取包括发展新能源在内的措施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木薯是喜高温、不耐霜雪作物,也是生物质能源燃料乙醇(新能源)的重要原料。每生产燃料乙醇1吨需要消耗鲜木薯约7.5吨。图是某省级行政区年均温分布图,读图和材料回答以下题。

图中所示区域最适宜种植木薯的地方是()

A.甲 B.乙
C.丙 D.丁

与化石能源相比,种植木薯、发展木薯燃料乙醇的优点是()

A.节约土地资源 B.原料有可再生性
C.减少原料运输量 D.原料适宜长期储存

该区域地势总体特征是()

A.西北高东南低 B.东高西低
C.中间高四周低 D.南高北低

下图为世界某区域地区略图,读图回答以下问题。

下列关于该地区说法正确的是()

A.甲处位于亚欧板块
B.乙地有世界“雨极”之称
C.丙国洪涝频繁,主要与当地的季风气候有关
D.图中丁附近的河流水运发达

丁所在的省区种植业多分布在河谷地区,主要是因为:()
①位于第三级阶梯上,地势低平 ②热量条件相对充足
③西南季风带来丰富降水④土壤相对肥沃,水源充足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下表为四种农作物产销资料,假如该地区是一个地势平坦的平原,可种植花卉、蔬菜、稻米和甘蔗等四种农作物,其产品全部提供某一市场消费,且地价相同,回答下列小题。

作物
项目
花卉
蔬菜
稻米
甘蔗
市场价格(元/千克)
5
3
2
1
生产成本(元/千克)
2.5
2
0.8
0.4
运费率(元/千克/千米)
0.5
0.3
0.01
0.01
单位面积产量(千克)
20
15
4
10


这一地区可能是我国的()

A.三江平原 B.华北平原
C.太湖平原 D.珠江三角洲

根据该表格提供的信息可知,如果土地距离城市(消费市场)为1千米,则从经济效益看,以下作物中最适宜种植的两种是()

A.水稻、甘蔗 B.花卉、蔬菜
C.花卉、甘蔗 D.蔬菜、甘蔗

自20世纪90年代初,浙江温州的一些瓜农到海南岛承包土地,种植西瓜,产品销往全国各地。他们每年8月底到海南岛种西瓜,次年5月中旬返回温州。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温州瓜农选择在海南岛种植西瓜,是因为海南岛()

A.西瓜品种优 B.种植成本低
C.种植利润高 D.市场需求大

温州瓜农每年5~8月离开海南岛,主要原因是此期间()

A.温州正值农忙季节 B.海南岛不宜种植西瓜
C.瓜地休耕以恢复肥力 D.海南岛西瓜竞争力弱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