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一些地方抓住文化产业发展机遇,发掘自身独特的历史文化资源,通过市场运作成功地打造旅游文化品牌,如山西打造的晋商文化品牌名噪一时,浙江宁海创办的“开游节”巧用徐霞客游记,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徒步旅行者参与,呼和浩特举办的“昭君文化节”因高扬民族团结文化而倍受游人青睐。随着文化市场不断发展,历史名人、“名人故里”之争日益激烈,一些地方无视历史事实凭空臆造“历史人物”搞旅游开发,把文学作品中虚构的人物作为“文化名人”来开发,甚至利用文学作品中的负面人物形象举办主题文化活动。但是,这些盲目搞文化旅游的做法,并没有得到消费者和市场的认可。
(1)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分析为什么会出现各地竞相争夺历史名人、“名人故里”的现象。
(2)材料表明,利用历史文化资源发展旅游文化产业,有的成功有的失败。运用发挥主观能动性与尊重客观规律性相结合的观点对此加以说明。
(3)从弘扬优秀中华文化的角度,就利用历史文化资源发展旅游文化产业提出两条建议。
近年来,我国采取一系列措施推进经济结构调整。银行业调整信贷政策,将信贷资源更多转向节能减排等绿色信贷领域。加快简政放权,借助财税改革,为现代服务业松绑提速。依法取消和下放行政审批权、商事登记制度改革等一系列改革措施。养老保险并轨,为待岗、转岗职工的基本生活保障撑起保护伞,补齐保障短板,政府“兜底筑网”为结构调整免除后顾之忧。
结合材料,运用《政治生活》,说明政府在调结构中是如何发挥作用的。
2014年3月5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时强调,向深化改革要动力,让全社会创造潜力充分释放,让公平正义得以彰显,让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结合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的知识,谈谈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的意义。
有人这样描述“大数据”时代:当你在微博等社交平台抒情或发议论的时候,华尔街分析师正通过网站后台收集你的情绪变化,并据此作出投资决策;企业会根据你的意见来改进产品设计,提供个性化的服务;跨国公司常通过对海量数据的分析,在全球优化供应链和市场;还有一些企业则凭借技术优势进入竞争对手的网络搜集数据,在商战中赢得主动……
“大数据技术”是IT行业颠覆性的技术革命。我国众多企业在顺应潮流进军该领域过程中,面临着众多制约因素:国家没有设置与“大数据”相关的管理协调机构,缺乏相关法律法规和数据标准;“大数据”复合型人才匮乏;“大数据”产品和服务开发能力欠缺;一些外国政府和企业利用其技术优势威胁我国信息安全;等等。
结合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分析大数据技术革命对企业发展产生的影响。
近年来,我国在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过程中,大力扶持小微文化企业发展,促进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
据统计,2014年以来,小微文化企业数量已占到文化企业总数的80%以上,从业人员约占文化产业从业人员总数的77%,实现增加值约占文化产业增加值的60%。
但在小微企业发展过程中,普遍存在招工难、留人难的问题。一项调查显示,2015年上海地区应届大学生到小微企业就业的意愿虽然有所上升,但我国小微企业规模小,市场竞争力弱,抗风险能力差,造成就业不稳定;福利待遇不完善,不能满足求职者的要求,企业文化匮乏,缺乏吸引人才的有利条件等,仍影响着大学生的就业选择。
(1)结合材料,运用文化与经济关系的知识,说明政府促进小微文化企业发展的意义。
(2)运用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相关知识并结合材料,分析大学生对到小微企业就业产生不同认识的原因。
(3)在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今天,请就大学生如何实现自主创业提出两条建议。
近年来,我国把核电、高铁等作为出口的优势产业,加强向海外推销。
材料一:每逢出访,李克强总理都不遗余力地推销以高铁等装备为代表的“中国制造”,因此获得了“超级推销员”的雅号。3年六访欧洲,带四千亿美元大单;2015年拉美四国之行,又收获千亿美元大单。2015年4月10日,李克强总理来到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考察时,工人们打出“感谢超级推销员”的字幅。
材料二:2015年6月18日,中铁二院集团工程有限责任公司与俄罗斯企业组成的联合体签署莫斯科——喀山高铁勘测设计合同,标志着中俄高铁合作项目向前迈出了实质性一步,实现了中国高铁技术“走出去”的新突破。不过,中国高铁走出去仍然面临巨大的困难,一是巨额资金的筹集难度很大;二是穿越复杂地质环境的高铁技术难题的尚未解决,等等。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政治知识,说明李克强总理在国际场合担当“推销员”的依据。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经济知识,分析我国高铁“走出去”取得新突破对我国经济发展的意义,并从企业角度说明相关国有高铁企业如何应对“面临的巨大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