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年-2020年)》把促进公平作为国家的基本教育政策,强调要合理配置教育资源,保障公民依法享有受教育的权利。
(1)运用政治生活有关知识,说明国家重视教育公平的原因?
(2)我国公民应当如何正确行使自己的权利?

科目 政治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公民参与民主决策的多种方式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有一种闯的勇气、干的恒心和敢的壮志,树立长期艰苦奋斗的思想,破釜沉舟,卧薪尝胆,推动社会全面发展。同时,要发扬脚踏实地、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坚持说实话、办实事、求实效,而不是说假话、办虚事、求虚名。
运用认识论的有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为什么“要有一种闯的勇气、干的恒心和敢的壮志”?(6分)
(2)我们在工作中为什么“要发扬脚踏实地、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6分)

去冬今春以来,为了帮助村支书提升执行农村政策、引领经济发展、服务农民群众、化解矛盾纠纷等方面的素质和能力,各地利用农闲时节集中培训村党支部书记。截至2009年4月底,大部分省区市的集中培训活动已经完成,全国有60多万村支书普遍接受一次集中培训。在培训过程中,各地普遍制定了专门的培训计划和培训方案,坚持务实管用,“缺什么,补什么”,因而取得了较好效果。
(1)运用认识论的有关知识,说明为什么要对全国的村支书进行集中培训。(6分)
(2)运用唯物论的有关知识,说明培训过程中为什么要坚持务实管用,“缺什么,补什么”。(6分)

山东万通集团董事长、优秀退伍军人、民营企业家王军自主创业,从500元起家到拥有数亿资产的石油化工集团公司,历经风雨。1998年,国家实行能源产业多元化经营改革,王军以军人特有的魄力和睿智,融资500万元,兴办了万通石油化工厂。在一无技术、二无厂房的条件下,他与10多个工人吃住在废弃的窑场里,靠沾满泥巴的双手,奋战100天,成功安装起第一台装置,创造了当年投资当年生产的奇迹,成为山东省民营投资炼油行业的“第一人”。他富而思源,倾心公益,关爱困难群体,支援新农村建设,每年向社会捐献上百万元。他情注部队,接收安置企业军转干部和困难退伍士兵,竭诚营造复转军人“幸福家园”。
从个人活动与社会发展的关系角度分析上述材料。(8分)

材料一 :2009年,爆发了全球性的经济危机,我国的经济一度面临很困难,危机时刻中国政府果断出手,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大规模地增加财政支出和结构性减税,保持 信贷快速增长,中央银行实施了宽松的货币政策,连续6次下调存贷款基准利率,降低企业投资成本,有效扩大内需,很快扭转了经济下滑的趋势。2009年,不仅提出了我国政府年初提出的GDP增长8%的既定目标,而且在全球经济复苏进程中发挥了关键作用。
材料二 :2009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达到33.5万亿元,比上年增长8.7%,财政收入6.85万亿元,增长11.7%,粮食产量5.31亿吨,再创历史新高,实现连续6年增产;城镇新增就业1102万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175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5153元,实际增长9.8%和8.5%。我国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道路上又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结合上述材料一和材料二,运用宏观调控的相关知识分析说明我国2009年经济复苏的原因。

材料一:2009年12月5日至7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2010年要把改善民生、发展社会事业作为扩大内需,调整经济结构的重点,坚定不移加以推进,并明确提出了把就业、社会保障、教育、文化事业作为推进的重点。
材料二:2008年,政府投入农业、教育、社保、医疗卫生等方面的开支大大增加,其中“三农”是2008年民生中投入最大的一笔,中央财政用于“三农”各项支出增长30%,增幅创历史新高;教育增幅最大为45.1%;全国财政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安排6684.33亿元,主要花在提高低保标准、养老金水平和促进就业三个方面。
材料三:国家加大了对民生的工程的投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同时城乡居民也要学会投资理财的方式来提高自身的收入水平,进而提高生活水平。
(1)根据材料二,说明政府打造民生工程体现了财政的哪些作用?
(2)结合材料三,为了提高城乡居民收入,请你介绍几种投资理财的方式,并说明各自有哪些优势?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