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韦睿,字怀文,京兆杜陵人也。事继母以孝闻。睿内兄王憕、姨弟杜恽,并乡里有盛名。伯父祖征谓睿曰:“汝自谓何如憕、恽?”睿谦不敢对。祖征曰:“汝文章或小减,学识当过之;而干国家,成功业,皆莫汝逮也。
后东宫建,迁太子右卫率,出为辅国将军。四年,王师北伐,诏睿都督众军。睿遣长史王超宗、梁郡太守冯道根攻魏小岘城,未能拔。睿巡行围栅①,魏城中忽出数百人陈于门外,睿欲击之,诸将皆曰:“向本轻来,未有战备,徐还授甲,乃可进耳。”睿曰:“不然。魏城中二千余人,闭门坚守,足以自保,无故出入于外,必其骁勇者也,若能挫之,其城自拔。”众犹迟疑,睿指其节曰:“朝廷授此,非以为饰,韦睿之法,不可犯也。”乃进兵。士皆殊死战,魏军果败走,因急攻之,中宿而城拔。
睿于故旧,无所遗惜,士大夫年七十以上者,多与假板②县令,乡里甚怀之。十五年,拜表致仕,优诏不许。十七年,征散骑常侍、护军将军,寻给鼓吹一部,入直殿省。居朝廷,恂恂未尝忤视,高祖甚礼敬之。性慈爱,睿抚孤兄子过于己子。历官所得禄赐,皆散之亲故,家无余财。后为护军,居家无事,慕万石、陆贾之为人,因画之于壁以自玩。时虽老,暇日犹课诸儿以学。第三子棱,尤明经史,世称其洽闻。睿每坐,棱使说书,其所发擿,棱犹弗之逮也。高祖方锐意释氏③,天下咸从风而化。睿位居大臣,不欲与俗俯仰,所行略如他日。
【注】①栅:营寨。②假板:未经朝廷而对低级官吏进行任命。受任命者称假板官。③释氏:佛教。
对下列句子中加线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轻来,未有战备向:刚才,刚刚
B.拜表致仕,优诏不许致仕:退休,离休
C.恂恂未尝忤视恂恂:紧张担心的样子
D.暇日犹诸儿以学课:检查、督促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
B.
C.
D.

下列对原文的叙述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韦睿年少就有大志,与王憕、杜恽在乡里都享有盛名,因为过早地表现出学识才华以及为国家建功立业的卓越才能,为梁武帝所敬重。
B.韦睿廉明公正,他把攻城以后皇帝给他的赏赐和所得的俸禄赏物都分给了部属及亲朋故旧,以致家中没有多余的财物,晚年信奉佛教,与他人一起与风俗同步。
C.韦睿有出色的军事才能和高超的观察能力,看出敌人“无故出入于外,必其骁勇者”,于是力排众议,果断抓紧战机一举击败他们,并趁势攻下城池。
D.韦睿性慈爱,奉养继母,抚养侄儿胜过自己的儿子,在朝廷为人恭谨和顺,从不与人争吵,也不与其他官员争位,因此,梁武帝赏赐给他一支乐队。

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而干国家,成功业,皆莫汝逮也。
翻译:                                                   
(2)无故出入于外,必其骁勇者也,若能挫之,其城自拔。
翻译:                                                      

科目 语文   题型 文言文阅读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37—42题。
杨掞字纯父,抚州临川人。少能词赋,里陈氏馆之教子,数月拂衣去。用故人荐,出淮阃杜杲幕,杲曰:“风神如许,它日不在我下。”由是治法征谋多咨于掞。逾年,安丰被兵,掞慨然回:“事亟矣,掞请行。” 乃以奇策解围.奏补七官。掞念置身行伍间.骑射所当工。夜以青布籍地,乘生马以跃,初过三尺,次五尺至一丈,数闪跌不顾。制置使孟珙辟于幕,尝用其策为“小子房”,与之茶局,周其资用。掞以本领钱数万费之,总领贾似道稽数责偿.珙以白金六百个掞偿之.掞又散之宾客,酣歌不顾。似道欲杀之,掞曰:“汉高祖以黄金万斤付陈平,不问出入,公乃顾此区区,不以结豪杰之心邪?”似道始置之。洪尝宴客,有将校语不逊,命斩之,掞从容回:“斩之诚是,第方会客广谋议.非其时非其地也。”珙大服。来几,有大将立功.珙坐受其拜,掞为动色,因叹曰:“大将立功,庭参纳拜,信兜鍪不如毛锥子也。”于是谢绝宾客.治进士业.遂登第.调麻城尉。向士壁守黄州.檄入幕,寻以战功升三官。赵葵为京湖制置使,掞与偕行,王登于沙市,极掞至夜分,掞退回:“王景宋满身是胆,惜久沉细者,如掞副之,何事不可为也?但恐终以勇败。”后登死,人以为知言。逾时,士壁守峡州,招之,病不果行而卒。
(《宋史·杨掞传》)
37.下列句子中加线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由是治法征谋多咨于掞征谋:征战的计谋。
B.总领贾似道稽数责偿稽数:核实数目
C.珙坐受其拜,掞为动色动色:生气变脸色。
D.惜欠沉细者沉细:沉稳细致。
38.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里陈氏馆之教子,数月拂衣去次五尺至一丈,数闪跌不顾
B.用故人荐,出淮阃杜果幕尝用其策为“小子房”
C.乃以奇策解围,奏补七官公乃顾此区区,不以结豪杰之心邪
D.寻以战功升三官但恐终以勇败
39.下列各句中画线的词语,古今意义不同的一项是
A.乃以奇策解围,奏补七官
B.掞以本领钱数万费之
C. 有将校语不逊,命斩之.
D. 掞从容曰:“斩之诚是……”
40.以下句子分别编为四组,能够表现出杨掞力求上进的一组是
①风神如许,它日不在我下。②事极矣,掞请行。③夜以青布籍地,乘生马以跃④掞以散之宾客,酣歌不顾。⑤于是谢绝宾客,治进士业。
A,①②④ B.③④ C③⑤ D.①②⑤
41.下列叙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杨掞出任驻淮将帅杜杲的幕僚,杜果很器重他,多次向他咨询政治军事方面的事。安丰被敌兵包围,情况危急时,他主动提出前去,用奇策解围。
B.杨掞能非常刻苦地训练自己的军事本领。在制置使盂珙手下为官时,曾因财务事招致贾似道要杀他,杨掞不惜金钱结交豪杰说服贾似道赦免了他。
C.杨掞曾说服孟珙不斩宴客时出语不逊的手下军官。后来有大将立了功,庆贺时盂珙竟傲慢地坐着接受杨掞拜见,杨掞很受触动 ,于是专心学业,后中进士,调任麻城县尉。
D.杨掞受向士壁征召人其幕府,不久立战功升官。后来在沙市同王登畅谈到半夜,回来后他说,王登勇敢有胆量,恐怕会因不够沉稳细致而失败。王登死后,人们认为他的话是知人之言。
42.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于是谢绝宾客,治进士业,遂登第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方会客广谋议,非其时非其地也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31-36题。
桓阶字伯绪,长沙临湘人也。仕郡功曹,太守孙坚举阶孝廉,除尚书郎.父丧还乡里。会坚击刘表战死.阶冒难诣表乞坚丧,表义而与之。后太祖(曹操)袁绍相拒于官渡.表举州以应绍。阶说其太守张羡曰:“夫举事而不本于义,未有不败者,故齐桓率诸侯以尊周,晋文逐叔带以纳王。今袁氏反此,而刘牧应之,取祸之道也。明府欲立功明义,全福远祸,不宜与之同也。”羡曰:“然则何向而可?”阶曰:“曹公虽弱,仗义而起,救朝廷之危,奉王命而讨有罪,孰敢不服?今若举四郡保三江以待其来,而为之内应,不亦可乎?”羡曰:“善。”乃举长沙及旁三郡以拒表,遣使诣太祖,太祖大悦。会绍与太祖连战,军未得南。而表急攻羡,羡病死。城陷,阶遂自匿。久之,刘表辟为从事祭酒,欲妻以妻妹蔡氏。阶自陈已结婚,拒而不受,因辞疾告退。太祖定荆州,闻其为张羡谋也,异之,辟为丞相掾主簿,迁赵郡太守。魏国初建,为虎贲中郎将、侍中,时太子未定,而临淄侯(曹)植有宠。阶数陈文帝(曹丕)德优齿长,宜为储副,公规密谏,前后恳至。又毛玠、徐奕以刚蹇少党,而为西曹掾丁仪所不善,仪屡言其短,赖阶左右以自全保。其将顺匡救,多此类也。
(《三国志·魏书·桓阶传》)
31.对下列句子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太守孙坚举阶孝廉举:推荐。
B.而刘牧应之应:应付。
C.奉王命而讨有罪讨:讨伐。
D.阶数陈文帝(曹丕)德优齿长齿:年。
32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A.故齐桓率诸侯以尊周欲妻以妻妹蔡氏
B.会坚击刘表战死绍与太祖连战
C.而为之内应闻其为张羡谋也
D.今若举四郡保三江以待其来其将顺匡救,多此类也
33.下列各句中加线的词,不属于词类活用的一项是
A.明府欲立功明义,
B.会绍与太祖连战,军未得
C.之,辟为丞相掾主簿
D.时太子未定,而临淄侯(曹)植有
34.下列五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说明桓阶有胆识的一组是
①阶冒难诣表乞坚丧。
②乃举长沙及旁三郡以拒表,遣使诣太祖。
③城陷,阶遂自匿。
④阶自陈已结婚,拒而不受。
⑤公规密谏,前后恳至。
A.①②③ B.②④ C.①④⑤
D.③⑤
35.下列叙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曹操与袁绍在官渡对抗,刘表投向袁绍一边,桓阶说服太守张羡站在曹操一方抗拒刘表。
B.刘表用手段拉拢桓阶,桓阶不为所动。曹操听说桓阶曾为张羡出谋略,因而重用桓阶。
C.魏国刚建立,在确定太子问题上,桓阶多次向魏文帝恳切陈述自己的见解。
D.毛玠、徐奕为人刚直少同党,西曹掾丁仪与他们不友好,出言攻击他们,全靠桓阶施加影响而使他们能自我保全。
36.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不宜与之同也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为表义而与之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18题。
张逸字大隐,郑州荥阳人。进士及第,知襄州邓城县,有能名。知州谢泌将荐逸,先设几案,置章其上,望阔再拜曰:“老臣为朝廷得一良吏。”乃奏之。他日引对,真宗问所欲何官,逸对日;“母老在家,愿得近乡一幕职官,归奉甘旨足矣。”授澶州现察推官,数日,以母丧去。服除,引对,帝又固问之,对回:“愿得京官”。特改大理寺丞。帝雅贤泌,再召问逸者,用泌荐也。知长水县,时王嗣宗留守西京,厚遇之,及徙青神县,贫不自给,嗣宗假奉半年使办装。既至县,兴学校,教生徒。后邑人陈希亮、杨异相继登科,逸改其居曰桂枝里。累迁尚书兵部郎中.知开封府。有僧求内降免田税,而逸固执不许。仁宗曰:“有司能守法,朕何忧也。”以枢密直学士知益州。逸凡四至蜀,谙其民风。华阳驺长杀人,诬道旁行者,县吏受财,狱既具,乃使杀人者守囚。逸曰:“囚色宽,守者气不直,岂守者杀人乎?”囚始敢言,而守者果服,立诛之,蜀人以为神。会岁旱,逸使作堰壅江水,溉民田,自出公租减价以振民。初,民饥多杀耕牛食之,犯者皆配关中。逸奏:“民杀牛以活将死之命,与盗杀者异,若不禁之,又将废穑事。今岁少稔,请一切放还,复其业。”报可。未几,卒于官。
(《宋史·张逸传》)
1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望阙再拜日阙:皇宫。
B.及徙青神县徙:迁移。
C.逸凡四至蜀,谙其民风谙:熟悉。
D.自出公租减价以振民振;救济。
1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A.数日,以母丧去以枢密直学士知益州
B.既至县,兴学校,教生徒县吏受财,狱既具
C.乃奏之,他日引对乃使杀人者守国
D.自出公租减价以振民民杀牛以活将死之命
15.下列句子中加线的部分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先设几案,置章其上 置章其上:把奏章放在它的上面。
B.服除,引对,帝又固问之固问之:坚持问他想当什么官。
C.及徙青神县,贫不自给贫不自给:贫穷得自己不能给官府钱财。
D.请一切放还,复其业一切放还:一律释放他们回来。
16.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能说明张逸是“良吏”的一组是
①母老在家,愿得近乡一幕职官。
②嗣宗假奉半年使办装。
③后邑人陈希亮、杨异相继登科,逸改其居曰桂枝里。
④有司能守法,朕何忧也。
⑤囚色冤,守者气不直,岂守者杀人乎?
⑥饥多杀耕牛食之,犯者皆配关中。
A.①③⑤ B.②④⑥ C.①④⑥ D.②③⑤
17.以下对原文的叙述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因受皇帝重视的谢泌向朝廷推荐张逸,皇帝两次问张逸想做什么官,并按其意愿授官。
B.张逸知长水县,为官很清廉。在青神县任官很重视教育,使得当地出了陈希亮、杨异这样的人才。
C.张逸知开封府,某僧人请求由皇帝下令免田税,张逸报告皇帝处理此事,因此皇帝称赞他能严明执法。
D.张逸知益州,能明察案情而惩处杀人却诬告他人的华阳驺长,曾上书朝廷放还因饥饿杀耕牛食肉面犯罪发配的人。
18.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帝雅贤泌,再召问逸者,用泌荐也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有僧求内降免田税,而逸固执不许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7-12题。
苏亮字景顺,武功人也。祖权,魏中书侍郎,玉门郡守。父祜,泰山郡守。
亮少通敏,博学,好属文,善章奏。初举秀才,至洛阳,遇河内常景。景深器之,退而谓人曰:“秦中才学可以抗山东者,将此人乎。”魏齐王萧宝夤引为参军。后宝夤开府,复为其府主簿。从宝夤西征,转记室参军。宝夤迁大将军,仍为之掾。宝夤雅知重亮,凡有文檄谋议,皆以委之。寻行武功郡事,甚著声绩。宝黄作乱,以亮为黄门侍郎。亮善处人间,与物无忤。及宝夤败,从之者遇祸,唯亮获全。及长孙稚、尔朱天光等西讨,并以亮为郎中,专典文翰。累迁镇军将军、光禄大夫、散骑常侍、歧州大中正。贺拔岳为关西行台,引亮为左丞,典机密。
魏孝武西迁,除吏部郎中,加卫将军、右光禄大夫。大统二年,拜给事黄门侍郎,领中书舍人,魏文帝子宜都王式为泰州刺史,以亮为司马。帝谓亮曰;“黄门侍郎岂可为秦州司马,直以朕爱子出蕃,放以心腹相委,勿以为恨。”临辞,赐以御马。七年,复为黄门郎,加骠骑将军。八年,迁都官尚书、使持节、行北华州刺史,封临泾县令,邑三百户。除中书监,领著作,修国史。亮有机辨,善谈笑。太祖甚重之。有所筹议,率多会旨。记人之善,忘人之过。荐达后进,常如弗及。故当世敬慕焉。十四年,除秘书监、车骑大将军、仪同三司,寻拜大行台尚书,出为歧州刺史。朝廷以其作牧本州,特给路车、鼓吹.先还其它.并给骑士三千。列羽仪,游乡党,经过故人,欢饮旬日,然后入州。世以为荣。十七年,征拜侍中。卒于位,赠本官。
(《周书·卷三十入》)
7.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魏齐王萧宝夤引为参军引:引荐。
B.寻行武功郡事行:兼职。
C.累迁镇军将军累:积累功劳。
D.领中书舍人领:领导。
8.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①秦中才学可以抗山东者②从之者遇祸
B.①以亮为黄门侍郎 ②临辞,赐以御马
C.①故当世敬慕焉②犹且从师而问焉
D.①欢饮旬日,然后人州②不然,籍何以至此
9.下列语句在文中的正确意思是
①直以朕爱子出蕃②有所筹议,率多会旨
A.①只是因为我的爱子离开领地赴任
②有什么筹划商议,大多能领会旨意
B.①只是让我亲爱的儿子随你走出藩篱
②办什么大事,全都会按旨意办事
C.①只是因为我的爱子离开领地赴任
②办什么大事,全都会按旨意办事
D.①只是让我亲爱的儿子随你走出藩篱
②有什么筹划商议,大多能领会旨意
10.以下句子分别编为四组,能够表现苏亮善于待人处事的一组是
①亮善处人间,与物无忤②记人之善,忘人之过③凡有文檄谋议,皆以委之④列羽仪,游乡党⑤亮有机辨,善谈笑
A.①②⑤ B.①② C.②③⑤ D.③④
11.下列叙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苏亮自幼知识广博,通达机敏,特别善于起草奏章。最初他被举荐为秀才,到洛阳时遇见河内人常景。常景非常器重他。
B.魏国齐王萧宝黄很信任苏亮。萧宝夤建立府署时,苏亮曾担任府署主簿。萧宝夤西征时,他任记室参军。萧宝夤升任大将军后,苏亮仍然担任他的属官。
C.魏文帝之子宜都王元式任秦州刺史,让苏亮担任司马。皇帝对苏亮说:“让黄门侍郎去当秦州司马,这是我爱子的意愿啊。他把你当心腹看待,你可不要恨我呀。”
D.苏亮为人机敏。他总是记住别人的善行,忘掉别人的过失,推荐称许后辈,常感未尽全力,因此同时代的人都敬重仰慕他。
12.把下面的文字翻译成现代汉语。
(1)荐达后进,常如弗及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经过故人,欢饮旬日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5-60题。
朱邑字仲卿,庐江舒桐乡啬夫,廉平不苛,以爱利为行,未尝笞辱人,存问耆老孤寡,遇之有恩,所部吏民爱敬焉。迁补太守卒史,举贤良为大司农丞,迁北海太守,以治行第一人为大司农。为人淳厚,笃于故旧,然性公正,不可交以私。天子器之,朝廷敬焉。
是时,张敞为胶东相,与邑书曰:“明主游心太古,广延茂士,此诚忠臣竭思之时也。直敞远守剧郡,驭于绳墨,胸臆约结,固亡奇也。虽有,亦安所施?足下以清明之德,掌周稷之业,犹饥者甘糟糠,穰岁余梁肉。何则?有亡之势异也。昔陈平虽贤,须魏倩而后进;韩信虽奇,赖萧公而后信。故事各达其时之英俊,若必伊尹、吕望而后荐之,则此人不因足下而进矣。”邑感敞言,贡存贤士大夫,多得其助者。身为列卿,居处俭,禄赐以共九族乡党,家亡余财。
神爵元年卒。天子闵异,下诏称扬曰:“大司农邑,廉洁守节,退食自公,亡强外之交,束修之馈,可谓淑人君子,遭离凶灾,朕甚闵之。其赐邑子黄金百斤,以奉其祭祀。”
初,邑病且死,属其子曰:“我故为桐乡吏,其民爱我,必葬我桐乡,后世子孙奉尝我,不如桐乡民。”及死,其子葬之桐乡西郭外,民果共为邑起冢立祠,岁时祠祭,至今不绝。
5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廉平不苛苛:苛刻。
B.未尝笞辱人笞:抽打。
C.迁北海太守迁:升官。
D.亦安所施施:给予恩惠。
56.下列句子加线的词语在文中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A.故事各达其时之英俊B.足下以清明之德
C.可谓淑人君子D.以爱利为行
57.下面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A.①笃于故旧②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B.①足下以清明之德,掌周稷之业②今以秦之强而先割十五都予赵
C.①则此人不因足下而进矣②公等录录,所谓因人成事者也
D.①民果共为邑起冢立祠②遂为猾胥报充里正役
58.下列句子编为四组.全都表现朱邑“廉洁奉公”的一组是
①廉平不苛,以爱利为行。
②直敞远守剧那,驭手绳墨,胸臆约结。
③犹饥者甘糟糠,穰岁余梁肉。
④廉洁守节,退食自公。
⑤亡强外之交,束修之馈。
⑥民果共为邑起冢立祠。
A.①②④ B.①②⑤ C.③⑤⑥ D.①④⑤
59.下列对原文的叙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朱邑字仲卿,年轻时担任舒州桐乡县的啬夫官,他廉洁奉公,深受所辖区内百姓爱戴,因此被提升为北海太守。
B.张敞非常钦佩朱邑。他曾向朱邑诉说心中的不快,希望自己像陈平、韩信那样被推荐,为国效力。
C.朱邑位居高官,他将俸禄及赏赐供给九族乡里,家中无多余财产,死后,皇上曾赐给他儿子黄金以祭祀他。
D.朱邑死后,他儿子遵从父亲遗愿,将他安葬于最早为官的桐乡城西的地方,桐乡百姓为他修坟建祠,年年祭祀。
60.把下面的文字翻译成现代汉语。
身为列卿,居处俭,禄赐以共九族乡党,家亡余财。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