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桂芬在《制洋器议》中指出,“今者诸夷互市,聚于中土,适有此和好无事之间隙,殆天与我以自强之时也”。材料中“自强之时”的说法主要源于( )
| A.诸夷侵略要求得到满足。 | B.诸夷与清政府开始公开勾结 |
| C.诸夷已放弃了武装侵略方式 | D.诸夷齐聚中土利于清政府“以夷制夷” |
“把商品、货币、市场机制引进到苏联(苏俄)的社会主义建设里面去,在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史上,这是一个重大的突破。”这段文字评价的是
| A.十月革命 | B.余粮征集制 | C.新经济政策 | D.农业集体化 |
中国近代思想主要经历了“师夷长技以制夷”、“中体西用”、“维新变法”、“民主共和”、“民主与科学”及“马克思主义”的演进过程。这些思想反映的共同主题是
| A.发展资本主义 | B.救亡图存 | C.反抗外来侵略 | D.反对专制统治 |
面对北洋军阀的统治,几经挫折的国民党和共产党都认识到,必须以武装的反革命。为此,国民党在1924年采取的重要措施是
| A.与共产党合作建立国民革命 | B.与共产党合作建立北伐军 |
| C.与共产党合作改组中共国民党 | D.与共产党合作建立军事学校 |
下列对图反映的世界殖民地占全球陆地(南极洲除外)面积的比例(%)变化的解读,不正确的是
| A.第①段进行殖民扩张的主要是西班牙、葡萄牙 |
| B.第②段加紧殖民扩张的主要是荷兰、英国、美国等国 |
| C.第③段成为最大的殖民帝国是英国 |
| D.第④段说明了第二次工业革命把殖民扩张推向顶峰 |
孙中山的新三民主义与中共的民主革命纲领有原则区别的根本原因是,他们的
A.斗争目标不同 B.斗争方式不同 C.阶级立场不同 C.世界观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