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中,所用凸透镜的焦距是10cm。 
(1)将点燃的蜡烛、凸透镜放在如图所示的位置,移动光屏,在光屏上得到了清晰的倒立、_____________(选填“放大”或“缩小”)的实像;__________________(填光学仪器名称)就是利用这一成像规律工作的。
(2)保持凸透镜位置不变,若将蜡烛远离透镜,仍要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光屏应向________________(选填“靠近”或“远离”)透镜的方向移动,此时的像与原来的像相比______________(选填“变大”或“变小”)。
在“探究同种物质的质量和体积关系”的实验中,小明对甲、乙两种物质进行了探究,对实验数据进行处理,得到了如图所示的图像.
(1)从所得的图像来看,同种物质的质量和体积是关系;
(2)甲、乙两种物质中,物质的密度较大.
用托盘天平测量金属块的质量时,应先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然后将游码移到标尺的位置上,发现横梁指针如图,此时应将平衡螺母向(左/右)调使天平平衡;测量时,应将被测物放入(左/右)盘;天平再次平衡时,所加的砝码和游码的位置如图所示,该被测物质的质量为g.
如图所示是“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
(1)为了测量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应用弹簧测力计沿水平方向 拉动木块 。
实验数据如下:
(2)分析(选填序号)两次实验数据可以得出滑动摩擦力与接触面粗糙程度的关系;
(3)在第一次实验中如果用0.5N的力水平拉动木块,则木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为N
如图甲是小华同学探究二力平衡条件时的实验情景.
(1)小华将系有小卡片(重力可忽略不计)的细线分别跨过左右支架上的滑轮,在线的两端挂上钩码,使作用在小卡片上的两个拉力方向,并通过调整来改变拉力的大小.
(2)当小卡片平衡时,小华将小卡片转过一个角度,松手后小卡片(选填“能”或“不能’’)平衡。设计此实验步骤的目的是为了探究平衡的二力是否.
(3)为了验证只有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才能平衡,在图甲所示情况下,小华下一步的操作是:.
(4)在探究同一问题时,小明将木块放在水平桌面上,没计了如图乙所示的实验,同学们认为小华的实验优于小明的实验.其主要原因是.
| A.减少摩擦力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
| B.小书片是比较容易获取的才料 |
| C.容易让小卡片在水平方向上保持平衡 |
| D.小卡片容易扭转 |
为探究物体不受力时怎样运动,我们做了如图所示的斜面小车实验。
(1)三次实验时必需使小车从斜面的同一高度滑下,这是为了使小车在三种平面上开始运动时的_______相同,这一操作体现出的科学探究方法是 法。实验发现小车受到的阻力越小,它前进的距离就________(选填“越长”或“越短”),速度减小_______(选填“越快”或“越慢”)。
(2)由此我们可以推断:假如小车受到的阻力为零,它将做______________运动。
(3)爱因斯坦曾经说过:伽科略斜面实验的卓越之处不是实验本身,而是实验所使用的独特方法——结论在实验的基础上又通过 概括出来,它标志着物理学的真正开端。这种研究方法称为理想实验法,以前学过探究 实验时也运用到此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