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题。

爱莲说

周敦颐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语。

(1)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      (2)濯清涟而不

(3)香远益清,亭亭净植          (4)予菊,花之隐逸者也

翻译文中划线句子。

(1)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2)中通外直,不蔓不枝。

"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爱莲说》这篇散文,在做人方面给了我们哪些启示?

科目 语文   题型 文言文阅读   难度 较易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文言文阅读。
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了,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下面“以”的用法与另外三项不同的是()

A.无从致书以观 B.计日以还 C.以是人多以书假余 D.俯身倾耳以请

翻译句子
①以是人多以书假余。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俟其欣悦,则又请焉。_______________
回答问题
①“余因得遍观群书”的原因是什么?
②“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的原因是什么?
这则短文赞扬了宋濂怎样的精神?

文言文阅读:
(甲)蒋氏大戚,汪然出涕曰:“君将哀而生之乎?则吾斯役之不幸,未若复吾赋不幸之甚也。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自吾氏三世居是乡,积于今六十岁矣,而乡邻之生日蹙,殚其地之出,竭其庐之入,号呼而转徙,饥渴而顿踣。触风雨,犯寒暑,呼嘘毒疠,往往而死者相藉也。曩与吾祖居者,今其室十无一焉;与吾父居者,今其室十无二三焉;与吾居十二年者,今其室十无四五焉。非死即徙尔。而吾以捕蛇独存。悍吏之来吾乡,叫嚣乎东西,隳突乎南北;哗然而骇者,虽鸡狗不得宁焉。吾恂恂而起,视其缶,而吾蛇尚存,则弛然而卧。谨食之,时而献焉。退而甘食其土之有,以尽吾齿。盖一岁之犯死者二焉;其余,则熙熙而乐。岂若吾乡邻之旦旦有是哉!
今虽死乎此,比吾乡邻之死则已后矣,又安敢毒耶?”
(乙)元和中,尝例召至京师,又偕出为刺史,而子厚得柳州。既至,叹曰:“是岂不足为政邪!”因其土俗,为设教禁,州人顺赖①。其俗以男女质钱②,约不时赎,子本③相侔④,则没为奴婢。子厚与设方计,悉令赎归。观察使⑤下其法于他州,比一岁,免而归者且千人。衡、湘以南为进士者,皆以子厚为师,其经承子厚口讲指画为文词者,悉有法度可观。
其召至京师而复为刺史也,中山刘梦得禹锡亦在遣中,当诣播州。子厚泣曰:“播州非人所居,而梦得亲在堂,吾不忍梦得之穷⑥,无辞以白其大人。且万无母子俱往理。”请于朝,将拜疏,愿以柳易播,虽重得罪死不恨。遇有以梦得事白上者,梦得于是改刺连州。呜呼!士穷乃见节义。(《柳子厚墓志铭》节选)
【注释】①顺赖:依顺信赖。②以男女质钱:用子女抵押换钱。③子本:利息和本金④侔:相等。⑤观察使:官名。唐代后期出现的地方军政长官。⑥穷:困窘
解释下列划线字。
(1)哀而之:(2)寒暑:
(3)恂恂而起:(4)其大人:
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两个句子的意思。
(1)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
(2)比一岁,免而归者且千人。
选出理解和分析错误的一项。 ()

A.甲文中以乡邻们被悍吏来乡逼索租赋闹得不得安宁,跟蒋氏“弛然而卧”作对比,突出了文章主旨。
B.蒋氏自述的这段话,要表达的核心意思是“今虽死乎此,比吾乡邻之死则己后矣”。
C.“岂若吾乡邻之旦旦有是哉!”“是岂不足为政邪!”中的“岂”“是”意义相同。
D.柳宗元被贬柳州时,听到刘禹锡被贬到播州,主动请求朝廷将他们二人所贬之地对调,写法上先叙后议。

根据甲、乙两段提供的信息,请你概括柳宗元具有哪些政绩和品性?

阅读刘义庆的《丑女》一文,完成小题。(14分)
许允妇是阮卫尉女,德如妹,奇丑。交礼竟,允无复入理,家人深以为忧。会允有客至,妇令婢视之,还,答曰:“是桓郎。”桓郎者,桓范也。妇云:“无忧,桓必劝入。”桓果语许云:“阮家既嫁丑女与卿,故当有意,卿宜察之。”许便回入内,既见妇,即欲出。妇料其此出无复入理,便捉裾停之。许因谓曰:“妇有四德,卿有其几?”妇曰:“新妇所乏唯容尔。然士有百行,君有几?”许云:“皆备。”妇曰:“夫百行以德为首,君好色不好德,何谓皆备?”允有惭色,遂相敬重。
【注】①妇:妻子。②交礼竟:婚礼结束。③无复入理:没有再进入新房的打算。④语:告诉。⑤故:本来,自然。⑥裾(jū):衣襟或袍袖。⑦士:男子。 (选自《世说新语》)
解释下列句中划线词的意思。(4分)
允有客至 ( )②见妇 ()
③新妇所乏容尔 ( )④允有惭( )
下列各句与例句中“之”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
例句:卿宜察之

A.鸣之而不能通其意(《马说》) B.何陋之有(《陋室铭》)
C.唐人尚未盛为之(《活板》) D.能以径寸之木(《核舟记》)

用“/”标出下面句子的两处朗读停顿。(2分)
夫百行以德为首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
⑴然士有百行,君有几?
译文:
⑵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陋室铭》)
译文:
试说说文中许允和许允妇的言行给了我们哪些有益的启示。(2分)

文言文阅读。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解释句中划线词的意思。

A.舜于畎亩之中( ) B.死于乐( )
C.人恒,( ) D.于虑,而后作( )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 )
①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②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短文先从正面论述“______________”,在列举六位从卑微贫穷而成为圣君贤相的典型事例后,从理论上归纳了逆境对个人成才的重要性,接着又从反面论述“___________”,并由个人的成才规律推及到国家的兴亡,在这基础上顺理成章地得出全文的中心论点。
作者认为国家长盛不衰,就需要有“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用课文词语回答)
“人恒过,然后能改”,有人对这句话持不同见解,谈一点你的看法。 (5分)

阅读《木兰诗》文段,完成小题。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
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解释下面句中的划线词。
(1)赏赐百千 ()(2)我旧时裳()
(3)双兔傍地()(4)能辨我是雄雌()
翻译下面句子。
(1)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2)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
写木兰一家人高高兴兴地迎接她回家的句子是:
。(请用原文句子回答)
由文段最后一段演变而来的一个成语是什么?其含义是什么?
一千多年来,木兰的形象一直深受人们喜爱,原因是什么?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