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木兰诗》文段,完成小题。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
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解释下面句中的划线词。
(1)赏赐百千 (      )      (2)我旧时裳(      )
(3)双兔傍地(      )       (4)能辨我是雄雌(      )
翻译下面句子。
(1)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2)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
写木兰一家人高高兴兴地迎接她回家的句子是:                         
                                         。(请用原文句子回答)
由文段最后一段演变而来的一个成语是什么?其含义是什么?
一千多年来,木兰的形象一直深受人们喜爱,原因是什么?

科目 语文   题型 文言文阅读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羁旅诗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文言文阅读小题。
【甲】由是先主遂诣亮,凡三往,乃见。因屏人曰:“汉室倾颓,奸臣窃命,主上蒙尘。孤不度德量力,欲信大义于天下;而智术浅短,遂用猖蹶,至于今日。然志犹未已,君谓计将安出?”
亮答曰:“自董卓已来,豪杰并起,跨州连郡者不可胜数。曹操比于袁绍,则名微而众寡。然操遂能克绍,以弱为强者,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今操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而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荆州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国,而其主不能守,此殆天所以资将军,将军岂有意乎?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业。刘璋暗弱,张鲁在北,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智能之士思得明君。将军既帝室之胄,信义著于四海,总揽英雄,思贤如渴,若跨有荆、益,保其岩阻,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节选自陈寿《隆中对》)
【乙】诏曰:“贤才,国之宝也。古圣王劳于求贤,若高宗之于傅说①,文王之于吕尚②。彼二君者,岂其智不足哉?顾③皇皇④于版筑鼓刀之徒⑤者,盖贤才不备,不足以为治。鸿鹄之能远举者,为其有羽翼也;蛟龙之能腾跃者,为其有鳞鬣也;人君之能致治者,为其有贤人而为之辅也。(选自清·夏燮 《明通鉴》 )
[注释] ① 傅说(yuè):殷人,传说傅说原在傅岩之野服刑筑墙,被殷高宗武丁发现任用为相,政绩卓著,殷出现中兴局面。② 吕尚:周初人.,相传钓于渭水之滨,周文王出猎相遇,同载而归,立为师,后辅佐武王灭殷,建立周朝。③顾:副词,却。④ 皇皇:同“惶惶”,匆匆忙忙、急切的样子。⑤版筑鼓刀之徒:筑墙和杀猪的人
解释下列加点字在文中的意思。
(1)由是先主遂 (2)然志犹未
(3)高祖 之以成帝业 (4)则命一上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
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1)今操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而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人君之能致治者,为其有贤人而为之辅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诸葛亮在隆中提出的对策分析中特别强调了怎么?举例说明。
答:
刘备身为“帝室之胄”却能“三顾茅庐”,终成霸业。结合甲、乙两段材料,说说你对此有何评价。
答:

阅读下文,完成题目:
信①数与萧何②语,何奇之。至南郑,诸将行道者数十人,信何等已数言上③,上不我用,即亡。何闻信亡,不及以闻,自追之。人有言上曰:“丞相何亡。”上大怒,如失左右手。居一二日,何来谒上,上且怒且喜,骂何曰:“亡,何也?”何曰:“臣不敢亡也,臣追亡者。”上曰:“若所追者谁?”曰:“韩信也。”上复骂曰:“诸将亡者以十数,公无所追;追信,诈也。”何曰:“诸将易得耳。至如信者,国士无双。”……王曰:“吾为公以为将。”何曰:“为将,信必不留。”王曰:“以为大将。”何曰:“幸甚。”于是王欲召信拜之。何曰:“王素慢无礼,今拜大将如呼小儿耳,此乃信所以去也。王必欲拜之,择良日,斋戒,设坛场,具礼,乃可耳。”王许之。诸将皆喜,人人各自以为得大将。至拜大将,乃韩信也,一军皆惊。
[注释]①信:韩信。②萧何:刘邦的丞相。③上:帝王,这里指刘邦。
(司马迁《史记•淮阴侯列传》节选)
下列加横线的字词意思不同的一项是()

A.为将,信必不留 /千里不敢易也(《唐雎不辱使命》)
B.诸将行道者数十人 / 或以为死,或以为(《陈涉世家》)
C.信何等已数言上 /孤不德量力(《隆中对》)
D.亡,何也? /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出师表》)

下列句子加点字字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故临崩寄臣大事也 (《出师表》)/ 而安陵五十里之地存者(《唐雎不辱使命》)
B.王曰:“为大将” /塞忠谏之路也(《出师表》)
C.辍耕垄上(《陈涉世家》) /又间令吴广次所旁丛祠中 (《陈涉世家》)
D.信数与萧何语,何奇 /怅恨久(《陈涉世家》)

翻译下列句子
(1)信数与萧何语,何奇之。
(2)王素慢无礼,今拜大将如呼小儿耳,此乃信所以去也。
上文节选自司马迁《史记•淮阴侯列传》,这段文字讲述的是哪个著名的典故?因为韩信的命运都与萧何有关,民间有句俗语流传甚广,请写出这句俗语。文末“王必欲拜之,择良日,斋戒,设坛场,具礼,乃可耳”一句蕴含着萧何怎样的态度?

阅读下面两则文言文,完成小题
【甲】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彷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节选自陶渊明《桃花源记》)
【乙】孔子过泰山侧,有妇人哭于墓者而哀。夫子式①而听之,使子路问之,曰:“子之哭也,壹②似重有忧者。”而曰:“然!昔者吾舅③死于虎,吾夫又死焉,今吾子又死焉。”夫子问:“何为不去也?”曰:“无苛政。”夫子曰:“小子④识之,苛政猛于虎也。”
(节选自《礼记·檀弓下》)
【注释】①式:同“轼”,车前的扶手横木,这里用作动词。②壹:真是,实在。③舅:公公。古代以舅姑称呼公婆。④小子:古时长辈对晚辈或老师对学生的称呼。
解释下面加点的词语。
⑴阡陌交通 ⑵便还家
之哭也 ⑷苛政猛虎也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各句。
⑴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⑵今吾子又死焉
从艺术表现手法看,甲文主要运用了 的手法寄托作者的理想,乙文主要运用了 的手法突出主题。
桃花源人、泰山妇人为什么都不愿离开他们各自生活的地方?(用自己话回答)

课外文言文阅读。
戴高帽
俗以喜人面谀者曰:“喜戴高帽”①。有京朝官出仕于外者,往别其师。师曰:“外官不易为,宜慎之。”其人曰:“某备有高帽一百,适人辄送其一②,当不至有所龃龉③。”师怒曰:“吾辈直道事人④,何须如此!”其人曰:“天下不喜戴高帽如吾师者,能有几人欤⑤?”师颔其首曰⑥:“汝言亦不为无见。”其人出,语人曰⑦:“吾高帽一百,今止存九十九矣⑧。”
【注释】①面:当面。谀:奉承。②辄:就。③龃龉(jǔyǔ):上下牙齿不齐。比喻意见不合,产生矛盾。④直道:正直的方式。事:对待。⑤欤:呢。句末疑问语气词。⑥颔首:点头。⑦语:告诉。⑧止:通“只”。
文中“高帽”一词的意思是__________,其修辞方法是_________。
翻译下面句子。
吾高帽一百,今止存九十九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本文就人性的弱点进行了透视。读了以后,你悟出了什么道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内文言文阅读
秦王谓唐雎曰:“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不听寡人,何也?且秦灭韩亡魏,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唐雎对曰:“否,非若是也。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
秦王怫然怒,谓唐雎曰:“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唐雎对曰:“臣未尝闻也。”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唐雎曰:“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唐雎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挺剑而起。
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先生坐!何至于此!寡人谕矣: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下面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夫专诸刺王僚也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过者
B.天下缟 吴广 爱人
C.安陵君受地先王而守之休祲降
D.怀怒未野芳而幽香

翻译下面句子。
(1) 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
(2) 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
文中秦王对唐雎的态度、情感有一个变化过程,请根据选文二、三段的内容简要概括。
愤怒---------------------道谦
下列下面对选文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选文主要写了唐雎同秦王进行针锋相对斗争的过程,以及斗争的结局。
B.选文第一自然段写唐雎坚决抵制秦王的骗局,断然拒绝“易地”,这是双方斗争的向高潮部分发展的过程。
C.选文主要通过绘声绘色的“对话”来塑造唐雎和秦王的形象,鲜明地表现了人物各自的性格特点,有力地衬托出秦王的蛮横。
D.在这场尖锐的矛盾冲突中,秦王骄横狂暴、阴险狡诈,而唐雎表现得正气凛然、不畏强暴。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