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测“3.8V”小灯泡电功率实验中:
(1)请你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甲图实物连接完整。
(2)电路正确连接后,闭合开关,移动滑片,发现灯泡不亮,电流表无示数,电压表示数接近电源电压,则故障可能是_________。
(3)排除故障后,当灯泡正常发光时,电流表的示数如图乙为_______A,灯泡额定功率为_______W。
(4)图丙所示电路中(R阻值已知),无电压表也能测出该灯泡额定功率的是______________。
A. B. C. D.
在测定“小灯泡电功率”的实验中,电源电压为4.5V、电阻约为10Ω、小灯泡额定电压为2.5V.
(1)请你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图甲中的实物电路连接完整.
(2)某同学连完电路并闭合开关后,发现电压表示数为零,电流表有一定示数,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可能是 .
(3)故障排除后,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使小灯泡正常发光时,电流的示数如图乙所示,请读出电流表的示数,并将所缺内容在表中填写完整.
电压U/V |
1.0 |
1.5 |
2.0 |
2.5 |
3.0 |
电流I/A |
0.18 |
0.2 |
0.22 |
0.28 |
|
电功率P/W |
0.18 |
0.3 |
0.44 |
0.84 |
|
灯泡发光情况 |
很暗→暗→正常发光→很亮 |
(4)小组同学们分析了实验数据得出:小灯泡发光亮度是由灯泡的 决定的.
如图所示,将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上某位置(图中未标出).点燃的蜡烛放在光具座上a点,调节光屏的位置,在光屏上得到烛焰清晰倒立缩小的像,将蜡烛从a点滑到b点后,再移动光屏,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变小.则
(1)蜡烛在a或b点时,物距u与焦距f的关系是: ;
(2)凸透镜位于a点 侧(填“左”或“右”);
(3)有同学在实验中发现,光线经凸透镜会聚成像后,如果去掉光屏,当眼睛处在光线会聚成像后继续传播的方向上,也能看到这个像.请问在实验中采用光屏的作用是 (写出一条理由即可).
在“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关系”的实验中,实验台上准备好了以下实验器材:电源(电压为4.5V)、电流表、电压表各一个,开关一个,四个定值电阻(5Ω、10Ω、15Ω、20Ω),两只滑动变阻器(规格分别为“20Ω 2A”、“50Ω 1A”),导线若干.
(1)请根据图甲的电路图用笔画线将图乙实物图连接完整:
(2)小亮连接好电路后,闭合开关,发现无论怎样移动滑片P.电流表示数始终为零,电压表示数约为4.5V,则电路中出现的故障可能是 .
(3)小亮纠正错误后,继续进行实验,电流与电压的关系如图所示,说明: .
(4)小亮在研究电阻对电流的影响时,先将定值电阻5Ω接入电路,测得电阻两端电压为1.5V,并记录了电流表示数0.3A,然后将5Ω的电阻换成10Ω,闭合开关后,下一步的操作是:向 (填左、右)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保持 不变,小亮为完成用四个定值电阻进行实验,他应选择的滑动变阻器规格是 ,他这样选择的理由是 .
科学探究的过程一般要经历“提出问题”、“猜想和假设”等环节,在课堂学习中进行到“猜想与假设”这一环节时,老师往往要求“要有理由地猜想”,意思是猜想时要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或者是学习过的相关知识,在“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同学们已有的猜想和理由分别是:
(1)猜想依据:拖动教室中较重的讲台比较轻的课桌感觉费力;
猜想Ⅰ: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 有关.
猜想依据:穿上鞋底有花纹的鞋走路时不容易滑倒;
猜想Ⅱ: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 有关.
(2)实验过程需要让长方体木块在水平木板(或棉布)上做 运动;
(3)在如图所示的甲、乙、丙三次实验中,其中甲图的测力计示数是 N;
(4)比较甲丙图,可得出结论: ;
(5)请你提出一个不同以上的猜想: ;具体操作是 .
小凯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做观察水的沸腾实验,数据记录如表.
时间/mln |
0 |
2 |
4 |
6 |
8 |
10 |
12 |
14 |
16 |
18 |
20 |
温度/℃ |
50 |
55 |
60 |
65 |
70 |
85 |
90 |
95 |
98 |
98 |
98 |
(1)此时水的沸点约为是 ℃,这表明当时的大气压 1标准大气压;(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2)请根据表格中数据完成温度和时间关系图象;
(3)请根据实验数据,对小凯的实验作出评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