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已知:A、B、C、D四种短周期元素,其化合价最高正价数依次为1、4、5、7,已知B原子的核外次外层电子数为2。A、C原子的核外次外层电子数为8。D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是已知含氧酸中酸性最强的酸。试回答下列有关的问题:
(1)写出C元素原子的价电子轨道表达式       ;D元素的价电子排布式        
(2)已知B元素与氢元素形成的气态化合物在标准状况下的密度为1.161g·L-1,则在该化合物的分子中B原子的杂化方式为          
(3)已知C、D两种元素形成的化合物通常有CD3、CD5两种。这两种化合物中一种为非极性分子,一种为极性分子,则属于极性分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是          
(4)由B元素形成具有正四面体结构的晶体和由C元素形成具有正四面体结构的晶体相比,熔点较高的晶体是        (填写晶体的名称)。
(5)由A、D两元素形成的化合物组成的晶体中,阴、阳离子都具有或近似具有球型对称结构,它们都可以看作刚性圆球,并彼此“相切”。如下图所示为A、D形成化合物的晶胞结构图以及晶胞的剖面图:

a=5.6×10-8cm,则该晶体的密度为              g·cm-3(精确到小数点后1位)。

科目 化学   题型 填空题   难度 困难
知识点: 性质实验方案的设计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1)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用双线桥标明电子转移数目和方向,并指出反应中的氧化剂、还原剂、氧化产物和还原产物。
氯酸钾制氧气:
氧化剂是 ,还原剂是 ,氧化产物 ,还原产物
(2)已知反应:
①MnO2+4HCl(浓)=MnCl2+Cl2↑+2H2O②Cl2+SO2+2H2O=H2SO4+2HCl
1)反应①的离子方程式
2)反应①中被氧化的HCl和未被氧化的HCl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有0.2 mol HCl被氧化,转移电子的数目是

(1)下列物质属于电解质的是 ,非电解质的是 ,能导电的物质是_____
①水银 ②液态氯化氢 ③氯气 ④熔融氯化钠 ⑤胆矾 ⑥干冰 ⑦大理石 ⑧盐酸 ⑨蔗糖 ⑩澄清石灰水
(2)写出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①实验室制取CO2
②硫酸铜溶液和氢氧化钡溶液:
③氢氧化钙溶液与少量碳酸氢钠混合:

X、Y、Z、W四种短周期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关系如图:

I.若Z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电子层数的2倍
(1)W在周期表中的位置为
(2)仅有Y和Z两种元素组成的两种化合物之间可以进行相互转化,写出化学方程式:
(3)写出铜和X的最高价氧化物水化物稀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4)W最高价氧化物水化物的浓溶液不稳定,受热可分解,产物之一是黄绿色气体,且当有28mol电子转移时,共产生9 mol气体,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Ⅱ.若Y和Z的核外电子数之和为22。
(5)Y和H元素以原子比1 :2形成的物质的电子式为
(6)将X的最高价氧化物通人到苯酚钠溶液中,实验现象是:
(7)X单质与W的最高价氧化物水化物的浓溶液反应,当电子转移0.4 mol时,产生气体的体积(标准状况下)是

含A元素的一种单质是一种重要的半导体材料,含A元素的一种化合物C可用于制造高性能的现代通讯材料——光导纤维,C与烧碱反应生成含A元素的化合物D.
(1)与A同族但相对原子质量比A小的元素B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2)C与氢氟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3)将C与纯碱混合高温熔融时反应生成D,同时还生成B的最高价氧化物E;将全部的E与全部的D在足量的水中混合后,生成了含A的化合物F.
①生成D和F的化学方程式分别为
②要将纯碱高温熔化,下列坩埚中可选用的是
A.普通玻璃坩埚B.石英玻璃坩埚 C.氧化铝坩埚 D.铁坩埚.

1.52g 铜镁合金完全溶解于50mL 密度为1.40 g/mL、质量分数为63%的浓硝酸中,得到NO2和N2O4的混合气体1120 mL(标准状况),向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1.0 mol/L NaOH溶液,当金属离子全部沉淀时,得到2.54 g沉淀。则
(1)该合金中铜与镁的物质的量之比是__________
(2)该浓硝酸中HNO3的物质的量浓度是___________mol/L
(3)NO2和N2O4的混合气体中,NO2的体积分数是_____________
(4)得到2.54 g沉淀时,加入NaOH溶液的体积是______mL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