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两个世纪的争夺,英国打败法国,在18世纪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殖民国家,这场争夺的实质是( )
A.发达国家对落后国家的胜利 | B.先进制度对落后制度的胜利 |
C.工业国对农业国的胜利 | D.先进民族对落后民族的胜利 |
2003年最新版教材将国民革命时期的陈独秀“右倾投降主义错误”改为陈独秀“右倾机会主义错误”。对这一历史定义的修改反映了中国共产党:
A.任意篡改历史 | B.过去对历史的认识都是片面的 |
C.实事求是、勇于改正的作风 | D.对自身的历史缺乏基本的认识 |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日本进一步加紧对中国的侵略,直接反对日本侵华的群众运动是:
A.护国运动 五四运动 | B.五四运动 五卅运动 |
C.五卅运动 省港罢工 | D.五四运动 省港罢工 |
北伐军决定先扫除直系军阀吴佩孚,因为他
A.是北洋军阀的总头目 | B.在北洋军阀中实力最强 |
C.盘踞两湖,直接威胁广东革命根据地 | D.勾结日本帝国主义,制造“三一八”惨案 |
下列对陈独秀的评价较为客观的是:
A.为中国近代革命的发展和文化思想的进步做出了巨大贡献,功大于过 |
B.对中国文化思想方面的贡献大,但对中国革命的破坏更大 |
C.是陈独秀葬送了国民革命,对这场革命的失败他要负全责 |
D.在促进中国历史前进的作用方面,陈独秀功过参半 |
对1924-1927年大革命性质的正确表述是:
A.资产阶级领导的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
B.无产阶级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 |
C.革命统一战线领导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主义革命 |
D.中共领导的无产阶级革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