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20世纪30年代,Eyring和Pzer在碰撞理论的基础上提出化学反应的过渡态理论:化学反应并不是通过简单的碰撞就能完成的,而是在反应物到生成物的过程中经过一个高能量的过渡态。如图⑴所示是NO2和CO反应生成CO2和NO过程中的能量变化示意图,说明这个反应是 (填“吸热”或“放热”)反应,NO2和CO的总能量 (填“>”、“<”或“=”)CO2和NO的总能量。

⑵某温度时,在一个2 L的密闭容器中,X、Y、Z三种物质物质的量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如图⑵所示。根据图中数据,试填写下列空白:
①该反应在 min时达到平衡状态(反应限度);
②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6.02×1024个Na+约含mol Na+,其质量为g;4.5molCH4约含有个CH4,其质量为g;3.01×1023个SO42-约含molSO42-,其质量为g;49gH2SO4约含有个H,共含有mol原子。
氢气、甲烷(CH4)、水各1g,其中含分子数最多的是;含氢原子最多的是;氢气、甲烷、水各1mol,含分子数是否一样多?;含氢原子数最多的是。
阅读、分析下列两个材料:
材料一、
材料二、
| 物质 |
熔点/℃ |
沸点/℃ |
密度/g·cm-3 |
溶解性 |
| 乙二醇( C2H6O2) |
-11.5 |
198 |
1.11 |
易溶于水和乙醇 |
| 丙三醇(C3H8O3) |
17.9 |
290 |
1.26 |
能跟水、酒精以任意比互溶 |
回答下列问题(填写序号):
| A.蒸馏法 | B.萃取法 | C.“溶解、结晶、过滤”的方法 | D.分液法 |
(1)将纯碱从氯化钠和纯碱的混合物中分离出来,最好应用__________。
(2)将乙二醇和丙三醇相互分离的最佳方法是__________。
填写下表:
| 粒子符号 |
质子数Z |
中子数N |
核外电子数 |
质量数A |
| Cl |
17 |
20 |
||
| S2- |
18 |
32 |
||
| Al3+ |
14 |
27 |
||
| AYm- |
y |
A |
||
| AXn+ |
x |
A |
摩尔这个单位是以________Kg12C中所含的原子数目为标准,来衡量其它粒子集体中所含粒子数目的多少。该数目的数值是个常数,被称为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