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1919年5月5日,天津《大公报》刊登“北京特约通讯”,标题为《北京学界之大举动——昨日之游街大会/曹汝霖宅之焚烧/青岛问题之力争/章宗祥大受夷伤》。从上述标题中能获得的信息是

A.京津两地工人罢工游行 B.学生爱国浪潮遍及全国
C.外争主权、内除国贼 D.北洋政府逮捕大批学生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联合国的成立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现代英国著名史学家汤因比说:“如果让我选择,我愿意活在中国的宋朝。”其选择的理由应该包括
①偃武修文,文明昌盛②君弱臣强,政治开明
③科举完善,教育普及④经济繁荣,重心南移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孟德斯鸠说:“中国是一个专制的国家,它的原则是恐怖的。在最初的那些朝代,政府的专制精神也许稍微差些,但是今天的情况却正好相反。”下列最能佐证引文中“稍许差些”的是

A.唐朝完善三省六部制 B.元朝实行行省制度
C.明朝废除丞相制度 D.清朝设置军机处

在中外历史上,大国、强国先后崛起。如战国末期的秦国,18世纪的英国,19世纪以来的美国,19世纪末的日本和1978年以来的中国。它们的发展道路各不相同,但崛起的原因却惊人的一致。它们崛起的相同因素是

A.制度创新 B.武力掠夺 C.和平崛起 D.民主强国

历史研究强调“论从史出”。下列选项中,史实与结论之间逻辑关系正确的是


史实
结论
A
在半坡遗址出土的一个陶罐里,保留有白菜种子
我国是世界上很早就种植蔬菜的国家
B
伏尔泰倡导的开明君主制
为1787年宪法的制定奠定了理论基础
C
18世纪中期,英国工业发达,约50%的工业产品销往国外
英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工业国家
D
1995年,世界贸易组织成立
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开始启动

某校校本课程“中国走向现代化的艰难历程”拟分为五个单元:第一单元,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第二单元,救亡图存,君主立宪;第三单元,民主共和,三民立宪;第四单元,……;第五单元,柳暗花明,以俄为师。其中,第四单元的主题应是

A.五四精神,旗帜高扬 B.欲变社会,先变思想
C.国共合作,国民革命 D.武装割据,开创新路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