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实验与探究是化学学习的重要方法和内容。
(1)今年5月,我市各学校进行了实验操作考查。小张同学进行的实验考查是"用稀盐酸鉴别氢氧化钠( N a O H )溶液和碳酸钠( N a 2 C O 3 )溶液,并测定碳酸钠溶液的 p H "。
①小张同学的实验记录如下表,请补充完整:

操作步骤
现象记录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取两支试管,分别往试管中加入2 m l 样品1、2,再往其中滴入盐酸
样品1:无明显现象
样品2:溶液中出现气泡

②用 p H 试纸测定碳酸钠溶液的酸碱度,简述操作的主要步骤:
(2)在实验台上有三瓶未贴标签的溶液,已知分别是碳酸钠溶液、氢氧化钠溶液和稀盐酸。为区别这三种溶液,在老师指导下,兴趣小组的同学把这三种溶液按 A B C 进行编号,然后分别各取适量作为样品加入到三支试管中,进行了如下图所示的探究活动:

步骤一中, C 无明显现象, A B 溶液的颜色变成红色;
步骤二中, A B 溶液的颜色由红色变成无色,且 B 溶液中有气泡冒出。

①根据上述实验现象可知, B C 溶液分别是
②某小组同学在进行步骤一实验时出现异常现象:往 A 溶液中加入酚酞试液时,溶液颜色先变成红色,振荡后迅速变成无色。老师指出这是因为溶液浓度过大造成的。接着,老师往该试管的溶液中加入适量盐酸,观察到 A 溶液的颜色又变成红色,此时溶液中含有的溶质主要是(酚酞除外)。

科目 化学   题型 探究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实验探究物质的组成成分以及含量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为探究分子的运动及其影响因素,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们进行了下列实验。

【实验药品】蒸馏水、酚酞溶液、浓氨水、40℃水、80℃水
【实验仪器】小烧杯、大烧杯、小试管、胶头滴管、温度计、______
【实验步骤】
1.向盛有20mL蒸馏水的小烧杯中加入5~6滴酚酞溶液,观察到______,得出结论是______。
2.在B烧杯中盛有20mL滴有酚酞溶液的蒸馏水,在A烧杯中的小试管内盛有5mL浓氨水,用一个大烧杯将A、B烧杯罩在一起(如右图所示),一段时间以后,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是____________, 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
3.用上述药品和右图装置,还可以探究的问题是____________, 实验方案是____________, 通过观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可得出正确结论。

某研究小组在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研究中发现,通常不选用大理石与稀硫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其原因是反应生成硫酸钙微溶物覆盖在固体的表面,阻碍了大理石与稀硫酸的接触,反应速率逐渐减慢甚至停止。为此,该小组设立研究课题:选择合适浓度的硫酸和适当的反应温度制取二氧化碳。
【实验一】选择合适浓度的硫酸
操作:在28℃时,用装有5mL硫酸溶液的注射器向盛有1g直径为2mm大理石的大试管中注入硫酸,记录15分钟内生成气体的体积,见下表:

①稀硫酸与大理石反应,在28℃时,选用硫酸的浓度最合适为 %。
【实验二】选择合适的反应温度
操作:往盛有1g直径为2mm大理石的大试管中分别加入5mL相同合适浓度而不同温度的硫酸溶液,观察反应的情况,记录如下表:

②在合适的硫酸浓度下,应选择最合适的反应温度为 ℃,在最合适反应温度时硫酸与大理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③除选用适当的温度和合适浓度的硫酸之外,在反应过程中,为防止硫酸钙覆盖在大理石上,应增加 操作,更有利于气体的制备。
④该研究小组为了研究 对该反应速率的影响,进行了如下实验。

试管编号
A
B
试管内药品
1g块状大理石与5mL25%稀硫酸
1g粉末状大理石与5mL25%稀硫酸
现象和比较
有少量气泡
迅速产生较多气泡

根据上述实验研究,在以下硫酸和大理石反应的装置中,最佳选用 (填编号)。

“在学校的元旦联欢会上,某同学表演了‘水能生火’的魔术。他向包有过氧化钠(Na2O2)粉末的脱脂棉上滴水,脱脂棉燃烧起来了。”
小红看到这段话后非常感兴趣,她和同学们一起对该问题进行了探究。
[查阅资料]氢氧化钠、氢氧化钾、氢氧化钙等物质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
[提出问题]过氧化钠与水反应生成了什么物质?为什么脱脂棉会燃烧?
[猜想]①可能有一种气体和另一种物质生成②反应过程中可能有能量变化
[设计装置]如右图所示

[实验探究]
实验一:探究反应后生成的气体是什么?
(1)打开右图装置中分液漏斗的活塞,控制滴加水的速度,
观察到试管内有气泡产生,用带火星的木条靠近P处,
木条复燃。说明生成的气体是______ _______;
(2)实验中,还观察到伸入烧杯中的导管口有气泡冒出,请解释产生该现象的原因:_______________
实验二:探究反应后生成的另一种物质是什么?
(1)小军猜想另一种物质可能是Na2CO3,但小红通过设计实验:向溶液中滴加少量稀盐酸,无气泡产生,证实不存在 CO32-
(2)小军取反应后所得的溶液于试管中,滴入无色酚酞试液,发现酚酞试液变红色,小军预测反应中应有
生成;
[表达]由实验探究的结果,写出过氧化钠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 ____。

赤铜是一种铜的氧化物,因其外观与铜粉的颜色相似,故名“赤铜”。某兴趣小组欲确证草酸晶体的热分解产物,并测定赤铜的化学式,请你参与过程分析。
【资料】1、草酸晶体(H2C2O4·3H2O)在浓硫酸作用下受热分解,化学方程式为:
H2C2O4·3H2O=CO2↑+ CO↑+ 4H2O
2、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常用作气体干燥剂;无水硫酸铜遇水分变蓝色
(1)下列可用作草酸晶体在浓硫酸作用下加热分解的装置是 (填字母编号)。

a b cd
【问题讨论】

用上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装置C中澄清石灰水足量):
(2)该兴趣小组进行上述实验时,先点燃热分解装置中的酒精灯,一段时间后再点燃E处的酒精灯,原因是
(3)B装置的作用是 。证明草酸晶体的热分解产物中有CO2的现象是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从环保角度考虑,该套实验装置的明显缺陷是
【数据分析与计算】
(5)称取赤铜样品7.2g(假设样品是纯净物),用上述装置进行实验,待赤铜完全反应后,测得E装置玻璃管内固体粉末的质量为6.4克,试计算确定该赤铜的化学式。(写出计算过程)
(6)根据你求出的赤铜化学式,写出E装置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某兴趣小组为验证质量守恒定律,做了镁条在空气中燃烧的实验。
(1)请写出镁条与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小明发现燃烧产物的质量大于反应物镁条的质量,认为这个反应不遵循质量守恒定律。我 (“同意”或“不同意”)小明的观点,因为
(3)小红按下图装置改进实验,验证了质量守恒定律,却发现产物中还有少量黄色固体。
【提出问题】黄色固体是什么呢?
【查阅资料】①氧化镁为白色固体;②镁能与氮气剧烈反应生成黄色的氮化镁(Mg3N2)固体③氮化镁可与水剧烈反应产生氨气,该气体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

【做出猜想】黄色固体是Mg3N2
【实验探究】请设计实验,验证猜想: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及结论




【反思与交流】空气中N2含量远大于O2的含量,而镁条在空气中燃烧生成的MgO却远多于Mg3N2,为什么呢?请给出合理的解释: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