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为探究分子的运动及其影响因素,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们进行了下列实验。

【实验药品】蒸馏水、酚酞溶液、浓氨水、40℃水、80℃水
【实验仪器】小烧杯、大烧杯、小试管、胶头滴管、温度计、______
【实验步骤】
1.向盛有20mL蒸馏水的小烧杯中加入5~6滴酚酞溶液,观察到______,得出结论是______。
2.在B烧杯中盛有20mL滴有酚酞溶液的蒸馏水,在A烧杯中的小试管内盛有5mL浓氨水,用一个大烧杯将A、B烧杯罩在一起(如右图所示),一段时间以后,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是____________, 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
3.用上述药品和右图装置,还可以探究的问题是____________, 实验方案是____________, 通过观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可得出正确结论。

科目 化学   题型 探究题   难度 较难
知识点: 实验探究物质的组成成分以及含量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6分)小明同学刷牙经常使用高露洁草本牙膏(如图),他将牙膏拿到实验室想用下列装置证明牙膏中是否含有CO32,试回答下列问题:

(1)仪器A的名称是__________;
(2)图中存在的错误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请在锥形瓶内画出液体药品的位置。
(3)若牙膏中含有CO32,请猜测A中能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你认为牙膏中含有CO32的物质是____________,据此,请写出锥形瓶中发生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分)盐城是全国酸雨高发地区之一,某化学兴趣小组得知酸雨是因空气中的二氧化硫与水反应生成酸而导致,他们想对此进行探究,请你参与他们的探究过程:
(1)做出假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设计方案:用紫色的石蕊试液浸泡,制成紫色纸花并晾干。先验证水能否使紫色纸花变色,再验证二氧化硫气体能否使干燥的紫色纸花试纸变色,最后验证二氧化硫气体能否使湿润的紫色纸花变红,实验装置和药品如图:

(3)查阅资料:你认为该实验小组不需要掌握的资料内容中应包括(填序号)
①二氧化硫易溶于水
②酸能使湿润的紫色石蕊试纸变红
③SO2不与浓硫酸反应
(4)实验:①实验中纸花(Ⅱ)的颜色始终没有变化,这说明
②纸花(Ⅲ)在实验过程中始终未见变色,此现象说明
③实验Ⅰ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结论:实验过程中只有Ⅳ纸花变红,说明原假设(填“成立”或“不成立”)

某实验小组同学对双氧水制氧气的若干问题进行探究。
(1)利用图甲中A、B仪器可以组装一套测量氧气体积的装置,该装置导管的连接顺序是接C(填接口编号)
(2)A瓶中原有的空气对氧气体积测定(填”有或没有”)影响?

(3)图乙装置也可以用来测量反应中生成的氧气体积。为了较准确的测量氧气体积,在读取量气管中液面读数时,应注意哪些问题?。(答两点)如管中出现左低右高,应将水准管(填“上移”,“下移”“不动”)

某化学兴趣小组利用下图装置探究制取气体的原理、方法。结合装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标号仪器的名称:a,b
(2)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时,可选用的发生装置是(填上图字母),化学方程式是;若选用B 装置制取氧气,其化学方程式是
(3)实验室常用氯化铵固体与碱石灰固体共热来制取一种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小的氨气(NH3),应选择的制取装置是(填上图字母)。
(4)他们用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并验证其性质的实验装置(下图所示)。

装置A中发生的化学方程式为;装置B观察到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装置C中观察到的现象是;装置D中观察到下层蜡烛先熄灭,上层蜡烛后熄灭,说明二氧化碳;由此可知,二氧化碳在生活中可用于。若用E装置收集二氧化碳则从填c或d)。

某实验小组的同学从不同角度对稀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进行了探究,请填写下列空白。
(1)如何用实验验证稀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发生了反应?
方案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结论
先用pH试纸测定稀盐酸的pH,再逐渐滴加氢氧化钠溶液,并不断振荡,同时测定混合液的pH
pH逐渐变大,最后pH7
稀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发生反应

分析上述方案中,为什么强调只有测得pH 7才能证明反应发生了?
方案二:如下图向盛有NaOH溶液的烧杯中先滴加酚酞试液,后滴加稀盐酸至过量,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

结论:稀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发生了化学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上述两个方案在设计思路上的相同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探究稀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是否恰好完全反应?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结论及化学方程式
取少量方案二反应后的溶液于试管中,滴加硫酸铜溶液
若生成蓝色沉淀
氢氧化钠有剩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
若没有明显现象
二者恰好完全反应

小明同学对此提出质疑,没有明显现象也不能证明稀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恰好完全反应,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为此他认为还需要补充下列实验: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结论及化学方程式
补充方案
取上述少量方案二所得溶液于试管,加入________(填一种试剂的名称),观察现象
____________
二者恰好完全反应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