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化学小组采用类似制乙酸乙酯的装置(如下图),以环己醇制备环己烯
|
密度 (g/cm3) |
熔点 (℃) |
沸点 (℃) |
溶解性 |
环己醇 |
0.96 |
25 |
161 |
能溶于水 |
环己烯 |
0.81 |
-103 |
83 |
难溶于水 |
(1)制备粗品
将12.5mL环己醇加入试管A中,再加入lmL浓硫酸,摇匀后放入碎瓷片,缓慢加热 至反应完全,在试管C内得到环己烯粗品。
①A中碎瓷片的作用是____________,导管B除了导气外还具有的作用是____________。
②试管C置于冰水浴中的目的是 。
(2)制备精品
①环己烯粗品中含有环己醇和少量酸性杂质等。加入饱和食盐水,振荡、静置、分层,环己烯在_________层(填上或下),分液后用_________ (填入编号)洗涤。
A.KMnO4溶液 B.稀H2SO4 C.Na2CO3溶液
②再将环己烯按下图装置蒸馏,冷却水从_________口进入。蒸馏时要加入生石灰,目的是_____________。
③收集产品时,控制的温度应在_________左右,实验制得的环己烯精品质量低于理论产量,可能的原因是( )
A.蒸馏时从70℃开始收集产品
B.环己醇实际用量多了
C.制备粗品时环己醇随产品一起蒸出
(3)以下区分环己烯精品和粗品的方法,合理的是_________。
A.用酸性高锰酸钾溶液 B.用金属钠 C.测定沸点
(7分)(1)写出下图中序号①~④仪器的名称:
①;②;③;④;
(2)仪器①~④中,使用时必须检查是否漏水的有。(填仪器序号)
(3)分离碘水中的碘应选择装置II进行和操作(填操作名称)。
(6分)选择下列实验方法分离物质,将分离方法的序号填在横线上。
A、萃取分液法 B、加热分解C、结晶法D、分液法E、蒸馏法F、过滤法
(1)分离饱和食盐水和沙子的混合物;
(2)分离水和苯的混合物;
(3)分离四氯化碳(沸点为76.75°C)和甲苯(沸点为110.6°C),已知四氯化碳和甲苯互溶。
(12)某化学课外小组用右图装置制取溴苯。先向分液漏斗中加入苯和液溴,再将混合液慢慢滴入反应器A(A下端活塞关闭)中。
(1)A中铁丝发生如下反应2Fe+3Br2=2FeBr3,FeBr3的作用是,请写出A中另外一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观察到A中的气体颜色是由______色变成_______色。
(3)实验结束时,打开A下端的活塞,让反应液流入B中,充分振荡,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C中盛放CCl4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能证明苯和液溴发生的是取代反应,而不是加成反应的方法是验证是否有HBr的生成,故而可向试管D中滴入石蕊溶液,若溶液变红,则能证明。另一种验证的方法是向试管D中加入__________,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下列有关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填序号)
A.用98%的浓硫酸配制100g10%的稀硫酸溶液时,除使用量筒外还需用到容量瓶 |
B.用渗析法分离淀粉中混有的NaNO3杂质 |
C.无法用分液漏斗将乙二醇和水的混合液体分离 |
D.用浓氨水洗涤做过银镜反应的试管 |
E.配制浓硫酸和浓硝酸的混合酸时,将浓硫酸沿器壁慢慢加入到浓硝酸中,并不断搅拌
F.用酸式滴定管量取20.00mL 0.1000mol/L的KMnO4溶液
G.用托盘天平称取10.50g干燥的NaCl固体
H.在中学《硫酸铜晶体里结晶水含量测定》的实验中,称量操作至少需要四次
I.用瓷坩埚高温熔融NaOH和Na2CO3的固体混合物
J.配制银氨溶液时,将稀氨水慢慢滴加到硝酸银溶液中,产生沉淀后继续滴加到沉淀刚好溶解为止
31.某化学课外小组用右图装置制取溴苯。先向分液漏斗中加入苯和液溴,再将混合液慢慢滴入反应器A中(A下端活塞关闭)。
(1)写出A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观察到A中的现象是:
(3)实验结束时,打开A下端的活塞,让反应液流入B中,充分振荡,目的是:
(4)C中盛放CCl4的作用是
(5)证明苯和液溴发生的是取代反应,而不是加成反应,可向试管D中加入AgNO3溶液,若产生淡黄色沉淀,则能证明。另一种验证的方法是向试管D中加入,现象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