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30年代,日本陆军省的一份报告称:该事件背后有共产国际和共产党的活动,中国会因此分裂,国民政府和国民党内部的亲苏势力将占优势,中国的抗日势力也将增强。这一事件是
A.西安事变 | B.重庆谈判 |
C.九一八事变 | D.国共第一次合作 |
永乐年间,明成祖应朝鲜使臣请赐,赐予朝鲜“五经”“四书”等经籍;又应日本使臣请赐,将皇后徐氏所制《劝善》《内训》赐予日本。对此解读合理的是( )
A. |
儒家学说在明初有新发展 |
B. |
书籍向外流通渠道不畅通 |
C. |
请求赐书是为了吸收中国先进思想 |
D. |
朝日两国借助明王朝强化政权权威 |
宋仁宗下诏废郭皇后。御史中丞孔道辅、谏官范仲淹等以“后无过不可废”,跪求奏对。仁宗遣宰相吕夷简告知他们皇后应废的理由。事后,孔道辅等遭贬黜,朝廷诏令御史、谏官不得“相率请对”。这反映了宋代( )
A. |
皇帝家事不容外朝官员置疑 |
B. |
士大夫政治降低了皇帝权威 |
C. |
御史与谏官职能有混通趋势 |
D. |
宰相已沦为君主专制的工具 |
南北朝后期,南北政权遣使频繁,双方挑选使节,必求“容止可观,文学优赡者”。北朝使节皆为汉族高门人物,而非鲜卑子弟。这说明( )
A. |
南方政权整体实力占优 |
B. |
南北政权文化认同趋近 |
C. |
南北政权关系趋向和好 |
D. |
汉族高门控制南北政权 |
战国时期,关东六国国君任相多用其宗族及国人。数代秦王所用秦相,商鞅为卫人,楼缓为赵人,张仪、魏冉、范雎为魏人,蔡泽为燕人,吕不韦为韩人,李斯为楚人。据此可推知( )
A. |
秦国官僚制相对完善 |
B. |
秦国用人政策不断改变 |
C. |
六国严格遵行宗法制 |
D. |
法家人物在六国遭排挤 |
湖南澧县城头山古城遗址距今约6000年,是中国迄今已知最早的新石器时代城址。城址内外发掘出大片房屋建筑遗迹,多座陶窑,以及中国迄今已知最早的祭坛和古稻田。这说明( )
A. |
城市是最早出现的人类文明要素 |
B. |
长江流域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源头 |
C. |
古城先民已摆脱对渔猎采集的依赖 |
D. |
遗址所处时代已迈入阶级社会门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