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甲、乙分别是两类高等生物细胞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在甲、乙细胞中都存在,且含有核酸的细胞器有________(填编号),其中不符合孟德尔遗传规律的遗传物质存在于________(填编号)。
(2)甲图中具有双层膜结构的细胞器是__________(填编号);乙图中能够产生ATP的场所是__________(填编号)。
(3)甲、乙两细胞均经过有丝分裂过程形成,在形成过程中,表现不同的时期是________期和________期。
(4)若乙细胞为消化腺细胞,将3H标记的亮氨酸注入该细胞,在该细胞的结构中3H出现的先后顺序依次是________(用箭头和标号表示)。
图甲显示了脑、脊髓及手臂上的神经的位置关系及①②③④四个位点,图乙是某一反射弧中某一结构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根据图回答问题:
(1)图甲中,如果在③处给予有效刺激,产生的兴奋沿____神经传到突触前膜,导致突触小泡与前膜,释放神经递质(Ach); Ach与Ach受体结合后,肌膜发生___ _,引起肌肉收缩。
(2)图甲所示的①、②、③、④为麻醉剂阻断神经冲动的四个可能位点。若刺激病人手指,病人手能动但却没有感觉,那么可能被阻断的位点是____。
(3)人的手指意外触到蜡烛火焰会缩手,该缩手反射的神经中枢在。而消防队员在火海中救人时双手虽触碰火焰,却不会发生缩手反射,这说明。伤害性刺激产生的信号传到____会形成痛觉。
(4)图乙是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乙中兴奋在图乙所示结构中的传导方向是,并请解释一下为什么在此结构中只能按照这种方向传导。
某实验室意外获得一种不能自主合成核苷酸的真核突变细胞,必须从培养基中获取。为了验证DNA复制的原料到底是脱氧核苷酸还是核糖核苷酸,现提供如下实验方案请补充。
(1)原理:DNA主要分布在________,其基本组成单位是;RNA主要分布在,其基本组成单位是________。
材料:突变细胞,基本培养基,核糖核苷酸,14C-核糖核苷酸,脱氧核苷酸,14C-脱氧核苷酸,放射性探测仪。
(2)步骤:第一步:配置等量基本培养基,分为A组、B组。
第二步:。
第三步:分别接种等量的突变细胞,相同且适宜条件培养,一段时间后,分别选取其子代细胞检测放射性。
第四步:A组放射性主要出现在细胞核,B组放射性主要出现在细胞质。
(3)实验分析并回答,A组和B组子代细胞实验结果出现差异的原因:。
如图表示遗传系谱中有甲(基因设为D.d)、乙(基因设为E、e)两种遗传病,其中Ⅱ7不是乙病的携带者。据图分析下列问题:
(1)图中Ⅱ6的基因型为,Ⅲ12为纯合子的概率是,Ⅲ13的乙病致病因最初来自于。
(2)若Ⅲ11和Ⅲ12婚配,后代中男孩的患病概率是。
(3)苯丙酮尿症的遗传方式与上述中的(“甲病”或“乙病”)相似,进行性肌营养不良是X染色体上基因控制的隐性遗传病。一对表现正常的夫妇,生育了一个同时患有苯丙酮尿症和进行性肌营养不良的孩子,该患者为男孩的概率是____,若该夫妇生育了一个女儿,则该女儿表现正常的概率是.
(4)若图中Ⅱ9是先天愚型,则其可能是由染色体组成为.的卵细胞和____的精子受精发育而来,这种可遗传的变异称为____。
阅读下图,回答问题:
(1)发生图乙过程的细胞器是____,该过程发生碱基互补配对为。
(2)合成②时需要____酶,丙图中的(3)代表的是。
(3)图中可以看出,tRNA与氨基酸结合的过程中有生成。
(4)已知反密码子从图乙所示tRNA右侧读起,则②分子中与①结构对应的密码子是,通常在细胞中的①分子比②分子____(填“大”或“小”)得多。
(5)下列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是____。
①tRNA与氨基酸的结合 ②tRNA与氨基酸分离 ③tRNA通过碱基互补与mRNA相应位置结合④tRNA离开mRNA
以下是基因型为AaBb的雌性高等动物细胞分裂图像及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变化曲线,请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1)甲细胞内有____个染色体组,分裂产生的子细胞的基因型是。不具有同源染色体的细胞有。
(2)丙图所示细胞名称为,其染色体变化对应丁图的段。
(3)若用光学显微镜观察到图中细胞所示的染色体,需用染色;若鉴定染色体的主要成分时,需用到试剂和试剂。
(4)若乙图细胞分裂完成后形成了基因型为AaB的子细胞,其原因最可能是
。
(5)若丙图中一条染色体上的B基因变为b基因,则产生这种情况的原因可能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