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九世纪前期,英国对美国、中国的贸易情况,以下何者叙述最为恰当?( )
A.英国自中国购丝,卖至美国,买回棉花,并以棉花卖至中国 |
B.英国自中国购茶,卖至美国,买回棉花,并以鸦片卖至中国 |
C.英国自中国购茶,卖至美国,买回玉米,并以鸦片卖至中国 |
D.英国自中国购丝,卖至美国,买回玉米,并以棉花卖至中国 |
自2011年5月1日起,我国刑法修正案(八)正式施行,其中关于“醉驾入刑”的规定,因与百姓生活密切相关而广受关注。这体现了对生命的尊重,与民意的呼应,是现代社会的理性选择。下列观点与此有相似之处的是( )
A.人是会说话的工具 | B.“存天理,灭人欲” |
C.人是万物的尺度 | D.“信奉圣经,献身上帝” |
“鹅湖之会”是指南宋淳熙二年(1175年)在江西信州鹅湖寺举行的一次著名的哲学辩论会,朱熹“理学”和陆九洲“心学”双方就各自的哲学观点展开了激烈的辩论。下述不可能是朱熹言论的是()
A.“宇宙之间一理而已” |
B.“穷天理,明人伦,讲圣言,通事故” |
C.“柳院竹斋茅店,云芜风树烟溪。听彻残阳晓月,不论巴蜀东西” |
D.“自修则人不得以非理相加” |
元末明初小说《三国演义》深受宋明儒学的影响。下列小说中人物的言论与宋明儒学思想相符的是( )
①张飞:“忠臣宁死而不辱。大丈夫岂有侍二主之理!”
②曹操:“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
③李恢(投降刘备时说):“良臣相木而栖,贤臣择主而事。”
④孔明:“臣安不敢竭股肱之力,尽忠贞之节,继之以死乎!”
A.①③ | B.①③④ | C.①④ | D.③④ |
董仲舒说:“国家将有失败之道,而天乃先出灾害以谶告之。不知自省,又出怪异以警惧之。尚不知变,而伤败乃至。以此见天心之仁爱人君而欲止其乱也”。这表明董仲舒( )
①宣扬“天人感应”学说 ②主张实施“大一统”思想
③要求君主施行仁政 ④认为君主的地位不是神圣不可侵犯的
A.①③ | B.①② | C.②④ | D.③④ |
“夫仁政,必自经界(土地的分界)始,……经界既正,分田制禄,可坐而定也。”这段话认为()
A.轻徭薄赋是实施仁政的手段 | B.均贫富是实施仁政的障碍 |
C.解决土地问题是实施仁政的前提 | D.贵民轻君是实施仁政的途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