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在《骈拇》中写道:“自三代以下者,天下莫不以物易其性矣。小人则以身殉利,士则以身殉名,大夫则以身殉家,圣人则以身殉天下。故此数子者,事业不同,名声异号,其于伤性以身为殉,一也。”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庄子接受儒家倡导的道德理性 |
B.庄子提倡功利主义人生价值观 |
C.庄子反映了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 |
D.庄子倡导听任自然,顺应人性 |
某史学家说:“对于西方的挑战,中国的反映之所以迟钝,是由于中国社会在19世纪中叶面临很不平常的历史环境。内部事务万分火急,至于对西方则可以暂缓一步。”这里所讲的“西方的挑战”主要是指
A.非法走私鸦片,毒害国人 | B.发动战争,瓜分中国 |
C.资本输出,垄断经济 | D.提出“修约”,扩大市场 |
史学家陈旭麓在《近代中国的新陈代谢》指出:“这场战争,自西方人1514年到中国起,是他们积325年窥探之后的一逞。对于中国人来说,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它铭刻着中世纪古老的社会在炮口逼迫下赶往近代的最初的一步。”这场战争是指
A.鸦片战争 | B.第二次鸦片战争 |
C.甲午中日战争 | D.八国联军侵华 |
“帝国元首是德意志皇帝。皇帝有权任命帝国首相和帝国官员;……有权签署和公布帝国法律并监督法律的实施;帝国军队由皇帝统率,军官由皇帝任命。”上述材料反映出德意志帝国宪法具有明显的
A.军国主义色彩 | B.专制主义色彩 |
C.民族主义色彩 | D.民主主义色彩 |
19世纪中期阻碍德意志发展的主要因素是
A.军国主义传统 | B.君主专制制度 |
C.封建割据状态 | D.民族分歧与争端 |
大革命爆发后,法国政局一直动荡不安,政体多次更迭。1875年宪法规定法国的政体是
A.帝制 | B.君主专制 | C.共和制 | D.君主立宪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