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78年时亚当斯指出:“以往所有的经验表明,民主最不稳定、最波动、最短命...”,麦迪逊说:“民主是由欺骗、动乱和争斗组成的,通常在动乱中短命。”宪法的签字人和执笔人之一莫里斯也说:“我们见识过民主终结时的喧闹。无论何处,民主都以独裁为归宿。”美国的开国元勋们如此对民主深恶痛绝主要是为了
A.使北美避免出现像英国式民主那样的问题和弊端 |
B.让人民充分享有言论自由和参与管理国家的权利 |
C.使宪法具有很大的弹性和以备不断修订的空间 |
D.按照“分权与制衡”的原则确立联邦制共和政体 |
美国《时代》周刊1938年1月3日载:“每位关心要闻的读者都知道,在1937年,日本的战争机器……被卡住了13个星期(三个月)之久,它的时间表第一次被中国的战争机器粉碎了。”这里所说的将日军“卡住”的是:
A.百团大战 | B.台儿庄战役 | C.太原会战 | D.淞沪会战 |
恩格斯在《波斯和中国》一文中说:“古老中国的末日正在迅速到来。国内战争已使帝国的南方与北方分立……过不了多少年,我们就会看到世界上最古老的帝国作垂死的挣扎,同时我们也会看到整个亚洲新纪元的曙光。”这里的“国内战争”是指:
A.太平天国运动 | B.第二次鸦片战争 |
C.义和团运动 | D.辛亥革命 |
有学者认为:作为一种上千年的文化存在,科举显然有其客观的历史合理性,否则我们就无法解释其存在的持久性。与之前的选官制度相比,科举制度最大的“合理性”应是:
A.封建政府人才选拔工作制度化 |
B.贵族垄断官场局面开始被打破 |
C.底层知识分子社会流动均等化 |
D.积极向上的社会心理得以塑造 |
日本学者内藤湖南在《中国近代史》中说:“在贵族政治时代,贵族们有掌握权力的习惯,如隋之文帝等一代英主的出现后,虽然在制度上否决了贵族的权力,实际上在从政中,仍有那种形式的残迹,政治成为与贵族的协议体。”能佐证该观点的史实是:
A.唐朝设立三省 | B.宋朝设参知政事 |
C.明朝设置内阁 | D.清朝设置军机处 |
“历史学家指出:西周王朝虽然显示出一定的统一性、集权性,但国家结构上的分散性、松散性仍是最本质的特点。造成上述“分散性、松散性”的原因是:
A.贵族拥有土地所有权 | B.贵族拥有世袭特权 |
C.分散的自然经济 | D.王室日益腐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