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纪录片《大国崛起》解说词写道:17世纪,英国“在历史性的转变中抢了先机,已经率先到达了现代文明的入口处……在下两个世纪里,它将傲视全球”。英国“抢了先机”和“傲视全球”的典型表现分别是
| A.通过新航路的开辟,推动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 |
| B.确立了君主立宪制,通过《航海条例》加强了海外贸易 |
| C.确立了君主立宪制,通过工业革命成为最发达的工业国 |
| D.率先完成工业革命,确立了海上霸主和世界殖民霸主的地位 |
革命党人陈天华说:“国家譬如一只船,皇帝是一个舵工,官府是船上的水手,百姓是出资本的东家……倘若舵工水手不能办事,东家一定要把这些舵工水手换了,只用一班人,才是道理。”这一言论体现的观念是()
| A.天赋人权 | B.主权在民 | C.君民共主 | D.民贵君轻 |
1959年3月,原西藏地方政府中的分裂分子和上层反动集团,发动了以拉萨为中心的全区性武装叛乱,中央政府在平息叛乱的同时,到1961年完成了民主改革,其中不包括
| A.成立西藏自治区 | B.建立各级民主政权 |
| C.摧毁了封建农奴制 | D.实行民族团结平等政策 |
1946年的重庆政治协商会议上,围绕国民政府的改组问题,各种政治力量纷纷提出了自己的方案。某派别主张:“根据我们做地方政权的经验,最好是政府主要职员大党所占的地位不要超过三分之一。”这个派别应该是()
| A.中国国民党 | B.中国共产党 |
| C.民主党派 | D.无党派民主人士 |
某同学在历史小论文中引用了如下材料:“1961年,苏联人发射东方1号宇宙飞船进入太空,加加林成为第一个进入太空的人。美国政府十分震惊,马上着手制定雄心勃勃的太空计划。1967年,美国人发射阿波罗10号宇宙飞船,阿姆斯特朗成为第一个登陆月球的人。”这篇论文的题目应该是()
| A.“论科技是第一生产力” | B.“论科技造福人类” |
| C.“论科技与战争的关系” | D.“论科技与冷战的关系” |
从清末立宪到新中国第一部宪法的颁布,中国的宪政建设经历了近半个世纪。下列关于中国宪政建设的表述,准确的一组是()
①《钦定宪法大纲》仿效日本近代宪法②《临时约法》体现了启蒙运动的精神
③《共同纲领》具备国家根本大法性质④1954年宪法标志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
| A.①②③ | B.①③④ | C.①②④ | D.①②③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