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科学家在研究北美两种不同物种果蝇(种1与种2)的进化过程时发现,在百万年之前,北美大陆只有一种果蝇,其基因型aabbccDDeeff。随后不同区域的果蝇出现了不同的基因(见下图);当基因A与B同时出现个体中会发生胚胎早亡;同样,基因C与D或E与F同时出现也有胚胎期早亡现象。

⑴甲地所有的果蝇称为              。
⑵北美大陆不同区域在阶段I出现了基因的差异,这种变化说明基因突变的               特性。
⑶果蝇最多只能飞跃邻近两地的距离。对历史阶段Ⅰ而言,甲地与乙地果蝇之间的差异可能属于     多样性,判断的理由是                     ;甲、丙两地的果蝇之间的差异可能属于         多样性。
⑷北美大陆在阶段Ⅱ时,一些地区的果蝇消失,其消失的原因可能有      (多选)

A.果蝇不适应逐渐改变的环境 B.环境导致果蝇基因定向突变
C.突变产生了新的致胚胎早死基因 D.可逆性突变使两地果蝇基因相同

⑸甲地与戊地果蝇最终进化成两个物种,运用现代综合进化理论解释其可能主要原因:            ,最终导致生殖隔离。
⑹若甲地果蝇(种1)一个基因组含有15000个基因,甲地共有果蝇50000只;戊地果蝇(种2)一个基因组比甲地果蝇多了25个新基因,戊地共有果蝇38000只。比较两地的果蝇种群基因库的大小:            
⑺整个美洲大陆从最初的一种果蝇(基因型aabbccDDeeff)发展至今已有许多种果蝇,这种进化现象称为           

科目 生物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李振声院士获得了2006年度国家最高科技奖,其主要成就是实现了小麦同偃麦草的远源杂交,培育出了多个小偃麦品种。请回答下列有关小麦遗传育种的问题:
(1)普通小麦中有高秆抗病(TTRR)和矮秆易感病(ttrr)两个品种,控制两对相对性状的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实验小组利用不同的方法进行了如下三组实验:
A组 B组 C组
P高秆抗病×矮秆易感病高秆抗病×矮秆易感病高秆抗病
↓↓↓γ射线
F1高秆抗病高秆抗病矮秆抗病Ⅲ
↓↓花药离体培养
F2矮秆抗病Ⅰ矮秆抗病Ⅱ
请分析回答:
①A组由F1获得F2的方法是,F2矮秆抗病植株中不能稳定遗传的占。通过矮秆抗病Ⅱ获得矮秆抗病小麦新品种的方法是,获得矮秆抗病植株中能稳定遗传的占
②Ⅰ、Ⅱ、Ⅲ三类矮秆抗病植株中能产生不育配子的是类。A、B、C三组方法中,最不容易获得矮秆抗病小麦品种的是组。
(2)如果决定小偃麦抗寒与不抗寒的一对基因在叶绿体DNA上,若以抗寒晚熟与不抗寒早熟的纯合亲本杂交,要得到抗寒早熟个体,需用表现型为的个体作为母本,该纯合的抗寒早熟个体最早出现在代。
(3)李振声将普通小麦(N1N1N2N2N3N3)和长穗偃麦草(N4N4)进行体细胞杂交培育成八倍体小偃麦(N1N1N2N2N3N3N4N4)。试简要画出培育过程的流程图:

(l)下面是某基因的部分碱基序列,序列I为内含子的一部分,序列II为外显子的一部分。

上列片段所编码蛋白质的氨基酸序列为“…甲硫氨酸—精氨酸—谷氨酸—丙氨酸—天冬氨酸一缬氨酸…”(甲硫氨酸的密码子是 AUG)。
①该基因表达过程中, RNA 的合成在________________中完成,此过程称为_______。
②请写出编码上述氨基酸序列的 mRNA 序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 如果序列 I 中箭头所指碱基对被替换为,该基因上列片段编码的氨基酸序列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如果序列II中箭头所指碱基对缺失,该基因上列片段编码的氨基酸序列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人的耳垢有油性和干性两种,是受单基因(A、a)控制的。有人对某一社区的家庭进行了调查,结果如下表:(单位:个)

①控制该相对性状的基因位于_______________染色体上,判断的依据是___________。
②一对油耳夫妇生了一个干耳儿子,推测母亲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____这对夫妇生一个油耳女儿的概率是______________。
③从组合一的数据看,子代性状没有呈典型的孟德尔分离比(3:1),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若一对干耳夫妇生了一个左耳是干性的、右耳是油性的男孩,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下图表示在高等植物体内的生理过程,请据图分析:

(1)Ⅰ、Ⅱ、Ⅲ代表植物体内的重要生理过程,分别是,③④过程进行的场所分别是
(2)如果将植物种在温室中,写出两种通过同时改变上述生理过程强度来提高产量的措施:

(3)将状况相同的某植物绿叶分成四等组,在不同温度下分别暗处理1h,再用适当的相同的光照射1h,测其重量变化(假设在光下和黑暗条件下,细胞呼吸消耗有机物量相同),得到下表的数据。请分析并回答问题:

组别
1
2
3
4
温度/℃
27
28
29
30
暗处理后重量变化/mg
-1
-2
-3
-1
光照后暗处理前重量变化/mg
+3
+3
+3
+1

①根据本实验所测数据,该绿叶细胞呼吸速率最高的温度是 ;27℃时绿叶的净光合速率是 mg/h;29℃时真光合速率为:mg/h。
②本探究实验的结果说明

(5分)分子马达是由生物大分子构成、利用化学能进行机械做功的纳米系统.天然的分子马达,如驱动蛋白、RNA聚合酶、肌球蛋白等.在生物体内参与了胞质运输、DNA复制、细胞分裂、肌肉收缩等一系列重要的生命活动。
(1)根据上述材料可知,下列属于分子马达的是:

A.DNA解旋酶 B.核苷酸 C.葡萄糖 D.水

(2)上述材料表明,分子马达是通过其等功能而参与生物体一系列生命活动的.
(3)分子马达直接的动力燃料是,它也是生物体各项生命活动的物质。

细胞分裂是生物体一项重要的生命活动,是生物体生长、发育、繁殖和遗传的基础。根据下图回答相关问题:

(1)若某植株的一个体细胞正在进行分裂如图①,此细胞的下一个时期的主要特点是

(2)假设某高等雄性动物睾丸里的一个细胞分裂如图②,其基因A、a、B、b分布如图,此细胞产生基因组成为AB的精子概率是
(3)图③是某高等雌性动物体内的一个细胞,它的名称是,在分裂形成此细胞的过程中,细胞内可形成个四分体。
(4)图②对应于图④中的段,图③对应于图④中的段。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