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白菜中含有钙铁等元素,某化学小组设计如下方案测定干白菜中钙元素的质量分数。首先取10.00g干白菜叶,灼烧得白菜灰粉进行下列实验:

(1)实验前要先将干白菜叶样品高温灼烧成灰粉,其主要目的是使样品中的有机物完全分解,使干白菜叶中的钙、铁元素溶解完全,灼烧用到的部分仪器有       
A.坩埚 B.蒸发皿   C.玻璃棒   D.泥三角
(2)写出从滤液A→沉淀D的离子反应方程式                   。
(3)用KMnO4标准溶液滴定滤液C:先将滤液C稀释至500 mL,再取其中的25.00 mL溶液,用硫酸酸化后,用0.100 0 mol·L-1’的KMnO4标准溶液滴定,终点时消耗KMnO4溶液10.00mL。
发生的反应为:
①滴定的过程中,同学们发现一个现象:向C溶液中加入第一滴KMnO4溶液时,需要振摇锥形瓶较长时间才能褪色,当溶液褪色后,再滴入KMnO4溶液,则迅速褪色,直至达到终点;为了加快滴入第一滴KMnO4溶液时的褪色速度,可采取的方法是      .(选择合适的选项)
A.适当加热锥形瓶内溶液   B.在锥形瓶内加少量水
C.在锥形瓶内加适量乙醇    D.在锥形瓶内加入几滴MnSO4溶液
②判断滴定达到终点的方法是                       
(4)原干白菜叶中钙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5)为保证实验精确度,沉淀D及E需要分别洗涤,并将洗涤液转移回母液中,试判断沉淀D已经洗涤干净的方法是                。如果沉淀E未洗涤,或未将洗涤液转移回母液,则测得的钙元素质量分数     (填“偏高”“偏低”或“无影响”)。

科目 化学   题型 实验题   难度 较难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本题共12分)
下图是模拟工业制硝酸原理的实验装置。先用酒精灯对硬质玻璃管里的三氧化二铬加热,然后把空气鼓入盛有浓氨水的锥形瓶,当三氧化二铬保持红热状态时,移去酒精灯。根据题意回答:

1.硬质玻璃管里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当三氧化二铬红热时,要移去酒精灯,原因是:
2.圆底烧瓶里的实验现象是,鼓入空气的作用是
3.实验过程中,如果慢慢地鼓入空气,石蕊溶液的颜色
4.实验结束后,在圆底烧瓶内壁上有时会看到少量无色晶体,写出生成该晶体的化学方程式:
5.新制的三氧化二铬催化效果较好。实验室一般用加热分解(NH4)2Cr2O7的方法制三氧化二铬,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6.工业上要获得浓度较大的硝酸,往往在稀硝酸中加入吸水剂硝酸镁或浓硫酸,然后(填一种操作名称)。实验室里保存浓硝酸的方法是

实验室常用下列装置来进行铜跟浓硫酸反应等一系列实验。

(1)根据什么现象可判断铜跟浓硫酸反应有SO2生成_____________________;
根据什么现象可判断铜跟浓硫酸反应有硫酸铜生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甲装置中发生的主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装置乙的试管口部放有一团浸有碱液的棉花,棉花中通常是浸有饱和碳酸钠溶液,其作用是_________
(3)实验完毕后,取少量乙试管中溶液于试管中加热,现象是;原因是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的课题为“Mg—Cu硫酸原电池电解CuCl2溶液的研究”,他们的研究装置如下图所示(C1、C2均为碳棒),按要求填写下列空格。

(1)铜片上的现象是,该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2)C1极的名称为,C2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3)下列关于该装置中电子流向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从镁电极经导线流向C1 B.从C1极经导线流向镁电极
C.从铜电极经导线流向C2 D.从C2极经导线流向铜电极

(4)原电池中稀硫酸的体积为200 mL ,物质的量浓度为1.5 mol·L-1,当电解池中某碳棒上产生3.36 L(标准状况)气体时,求:
①有    个电子通过了电线(NA=6.02×1023)。
②此时原电池溶液中H+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mol/L(不考虑溶液体积变化)。

按图所示实验过程填空:

(1)写出上述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2)填空:
ab cd

某化学实验小组的同学为探究和比较SO2和氯水的漂白性,设计了如下的实验装置。

(1)①反应开始一段时间后,观察到B、D两个试管中的品红溶液出现的现象是:
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D: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停止通气后,再给B、D两个试管分别加热,两个试管中的现象分别为
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D: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另一个实验小组的同学认为SO2和氯水都有漂白性,二者混合后的漂白性肯定会更强,他们将制得的SO2和Cl2按1:1同时通入到品红溶液中,结果发现褪色效果并不像想象那样。请你分析该现象的原因(用化学方程式表示)________________
(3)实验结束后,有同学认为装置C中会含有Na2SO4,如何验证Na2SO4是否存在?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