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凯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做观察水的沸腾实验,数据记录如表.
时间/mln |
0 |
2 |
4 |
6 |
8 |
10 |
12 |
14 |
16 |
18 |
20 |
温度/℃ |
50 |
55 |
60 |
65 |
70 |
85 |
90 |
95 |
98 |
98 |
98 |
(1)此时水的沸点约为是 ℃,这表明当时的大气压 1标准大气压;(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2)请根据表格中数据完成温度和时间关系图象;
(3)请根据实验数据,对小凯的实验作出评价: .
为探究并联电路中电压的规律,实验室提供的器材有:干电池组(电压为3V)、电压表、多个小灯泡、开关、导线若干。
(1)请在图甲中画线把电路连接完整,要求电压表测量灯L1两端的电压。
(2)电路连接正确后进行实验,某小组分别测出灯L1、L2两端的电压和并联电路的总电压,电压表示数相同,如图乙所示,其值为 。根据这组数据,该小组得出并联电路中电压的规律。你认为实验的疏漏之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纠正后得到并联电路中的电压规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如图为“用滑动变阻器改变电流”的实验.
(1)在闭合开关前,滑片P应移动到最____端(选填“左”或“右”)。
(2)滑片向A端滑动时,小灯泡_____(选填“变亮”,“变暗”或“不变”)
(3)开始实验后,如果甲同学发现无论怎样移动滑片P,灯的亮度都不发生变化,而且一直很暗,这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如图甲,在探究“不同物质吸热能力”的实验中:
(1)在两个相同的烧杯中加入______相同、______相同的水和煤油(ρ水>ρ煤油)。选用相同电加热器的目的是:使水和煤油在相同时间内_______________。
(2)水和煤油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22乙所示,
①根据图甲可判断出a物质是______.②根据图乙可判断出______吸热能力强.
(3)本实验采用的物理研究方法是_______________。
如图所示是小方同学用两只外形相同的蜡烛“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1)用透明的玻璃板代替平面镜,主要是利用玻璃透明的特点,便于确定_______________。
(2)如果有5mm厚和2mm厚的两块玻璃板,应选择 mm厚的玻璃板做实验,选取相同的蜡烛,是为了便于比较像和物体的__ ___关系。
(3)在实验过程中,把一只点燃的蜡烛放在玻璃板前,再将另一支___ __蜡烛(选填“点燃”或“不点燃”)放在玻璃板的后面来回移动,直到看上去跟前面的蜡烛的像_ ____。这种确定像与物大小关系的方法是________。
(4)当点燃的蜡烛放在玻璃板前面20cm的A处时,玻璃板后B处的蜡烛好像也被“点燃”了;移去B处的蜡烛,将光屏放在B处,发现光屏上并没有蜡烛的像, 这说明平面镜所成的像是__________像。
(5)若将蜡烛A逐渐远离玻璃板,蜡烛所成的像大小___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6)小方同学在实验过程中发现无论怎么移动蜡烛B都无法与蜡烛A的像重合,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细心的小方透过玻璃观察蜡烛的像时,看到像后面还有一个觉模糊、与像有部分重叠的像,出现两个像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如图所示,将盛有冷水的烧瓶放在装有少量碘颗粒的烧杯口处,用酒精灯给烧杯加热。不久可观察到烧杯内固态碘减少且出现紫色的碘蒸气,此物态变化过程需要________热量;过一会儿还可以观察到烧瓶底部附有少量细小的碘晶体,这是________现象,同时烧瓶内水的温度会________。(选填“升高”或“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