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图是某同学在研究小车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时,用打点计时器打出的一条纸带的示意图。图中A、B、C、D、E是按打点先后顺序依次选取的计数点,相邻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T=0.10s。根据纸带上的点迹可判断小车做            (选填“加速”或“减速”)运动;计数点B、D间所对应的时间内小车平均速度的大小为         m/s。

科目 物理   题型 实验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的实验中打点计时器所用电源的频率为50Hz。随小车一起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纸带上记录下0、l、2、3、4、5 、6等一些计数点,每相邻的两计数点之间,都有四个点未画出。用刻度尺量出0到l、2、3、4的距离分别是2.80cm、7.20cm、13.20cm、20.80cm,则纸带的加速度a=  m/s2

画出图中小球和杆所受的力的示意图(接触面光滑),请在答卷纸上直接画出示意图

在《探究小车速度变化规律》实验中,得到如图所示的一条纸带。已知打点计时器打点的时间间隔为0.02s,纸带上的各个点均为计数点(相邻两个计数点之间还有四个点图中未画出)。测量数据及其标记符号如图所示。

(1)打点计时器打下第4个点时小车的速度大小为m/s。(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2)该同学用两种方法处理数据,并求出小车的加速度(T为相邻两计数点的时间间隔):
方法A:由……,取平均值求出加速度a。
方法B:由取平均值求出加速度a。
从数据处理方法看,在X1、X2、X3、X4、X5、X6中,对实验结果起作用的,方法A中有_______;方法B中有_____(填写字母)。因此,选择方法___________(填AB)更合理,求得小车的加速度大小是 ____m/s2(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某同学用如图所示装置做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关系的实验。

他先测出不挂砝码时弹簧下端指针所指的标尺刻度,然后在弹簧下端挂上砝码,并逐个增加砝码,测出指针所指的标尺刻度,所得数据列表如下:(重力加速度g=10m/s2)

砝码质量 m/g
0
1.00
2.00
3.00
4.00
5.00
6.00
7.00
标尺刻度 m
15.00
18.94
22.82
26.78
30.66
34.60
42.00
54.50

(1)根据所测数据,在答题卡的坐标纸上作出弹簧指针所指的标尺刻度与砝码质量m的关系曲线.

(2)根据所测得的数据和关系曲线可以判断,在N范围内弹力大小与弹簧伸长关系满足胡克定律.这种规格弹簧的劲度系数为N/m.

学习物理除了知识的学习外,还要领悟并掌握处理物理问题的思想与方法,如图所示的是我们学习过的几个实验,其中研究物理问题的思想与方法相同的是

①螺旋测微器测长度②探究求合力的方法③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④观察桌面微小形变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