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草酸亚铁(FeC2O4•2H2O)用作分析试剂及显影剂和新型电池材料磷酸亚铁锂的生产。已知:CO能与氯化钯(PdCl2)溶液反应生成黑色的钯粉。回答下列问题:
I.兴趣小组对草酸亚铁的分解产物进行实验和探究。
(1)将气体产物依次通过A、澄清石灰水,B、氯化钯,观察到A中澄清石灰水都变浑浊,B中出现黑色物质生成,则上述现象说明气体产物中有                       
(2)探究分解得到的固体产物中铁元素的存在形式。     
①提出假设
假设1:________; 假设2:FeO; 假设3:FeO和Fe混合物
②设计实验方案证明假设3。
限选试剂:  1.0 mol•L1盐酸、3% H2O2、0.1 mol•L1CuSO4、20% KSCN、蒸馏水。

实验步骤
现象与结论
步骤1 :向试管中加入少量固体产物,再加入足量_________________,充分振荡
若溶液颜色明显改变,且有_______生成,则证明有铁单质存在
步骤2: 将步骤1中得到的浊液过滤,并用蒸馏水洗涤至洗涤液无色
 
步骤3:取步骤2得到的少量固体与试管中, 滴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II.某草酸亚铁样品中含有少量草酸(为方便于计算,草酸亚铁中草酸根和草酸分子均用C2O42代替)。现用滴定法测定该样品中FeC2O4的含量。滴定反应分别是:5Fe2++MnO4+8H+=5Fe3+ +Mn2++4H2O、5C2O42+2MnO4+16H+=10CO2↑+2Mn2++8H2O。
(3)实验方案设计为:
①将准确称量的0.20g草酸亚铁样品置于250 mL锥形瓶内,加入适量2 mol/L的H2SO4溶液,使样品溶解,加热至70℃左右,立即用浓度为0.02000 mol/L的高锰酸钾标准溶液滴定至终点,记录数据。重复滴定2次。平均消耗V1 mL。
②向上述滴定混合液中加入适量的Zn粉和过量的2 mol/L的H2SO4溶液,煮沸5~8min,用KSCN溶液在点滴板上检验点滴液,直至溶液不立刻变红。将滤液过滤至另一个锥形瓶中,继续用0.02000 mol/L的高锰酸钾标准溶液滴定至终点,记录数据。重复滴定2次。平均消耗V2 mL。
③若某小组的一次测定数据记录如下: V1= 18.90mL,V2=6.20mL。根据数据计算0.20g样品中:n(Fe2+)=      ; n(C2O42)=    ;FeC2O4的质量分数为               (精确到0.01%,FeC2O4的式量为144)

科目 化学   题型 实验题   难度 困难
知识点: 物质检验实验方案的设计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实验室可以用如下方法制取少量单质溴: 
2NaBr+MnO2+2H2SO4Na2SO4+MnSO4+Br2↑+2H2O
根据左图实验装置,填空和回答问题:          

(1)装置(Ⅰ)的烧杯中冷水所起的作用是______ ,装置(Ⅱ)的烧杯中液体的作用是 ______________。
(2)进行此实验时,烧瓶内的橡皮塞最好用锡箔包住,用橡皮管连接的两玻璃管口要相互紧靠,这是因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装置(Ⅱ)烧杯中使用倒置漏斗可防止液体倒吸,试简述其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室需要制备纯净的氯化钾晶体。现有含少量KBr和K2SO4的氯化钾样品,按照下图所示的实验方案进行提纯。

(1)操作I的名称,操作Ⅱ所需的玻璃仪器有酒精灯和
(2)若用硝酸钡来代替氯化钡,是否可行?请说明理由。

(3)若实验所得固体甲、乙的质量分别为W1g和W2g,则样品中KBr的质量分数计算式为
(4)某同学对该实验方案提出质疑,他认为加适量氯化钡溶液不容易控制,应加入过量氯化钡溶液,请你按他的思路,写出实验流程图中所用试剂、所得产物的化学式和相应操作的名称,A,B,滤液C,操作Ⅱ

某小组同学用下图装置进行实验研究(a、b、c表示止水夹).请评价或完善其方案:

将装置A、C、E相连接,用MnO2和浓盐酸制取氯气,请回答:
①.氯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为
②.A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
③.E中氢氧化钠溶液的作用__________
在C中加入适量的水可制得氯水.将所得氯水分成两份进行实验,其操作、现象和结论为:

实验序号
实验操作
现象
结论

将氯水滴入品红溶液
品红溶液褪色
氯气有漂白性

氯水中加入碳酸氢钠粉末
有无色气泡产生
氯气与水反应的产物具有酸性

④.实验Ⅰ推出的相应结论是否合理? _________,若不合理,请说明理由(若合理,无需填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实验Ⅱ推出相应的结论是否合理?_________,若不合理,请说明理由(若合理,无需填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为比较Cl2和I2的氧化性强弱,将A、C、E相连, C中盛的试剂可以为______。
(3)将B、D、E相连,在B中装浓硝酸和铜片,可制得NO2并进行有关实验.
①.B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
②.先若关闭c,当丁中充满红棕色的NO2时,再关闭止水夹a、b,微热试管丁,丁中可观察到的实验现象

某化学兴趣小组同学展开对漂白剂亚氯酸钠(NaClO2)的研究。
实验Ⅰ:制取NaClO2晶体
已知:NaClO2饱和溶液在温度低于38℃时析出的晶体是NaClO2•3H2O,高于38℃时析出晶体的是NaClO2,高于60℃时NaClO2分解成NaClO3和NaCl。Ba(ClO)2可溶于水。
利用下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

(1)装置①的作用是装置③的作用是
(2)装置②中产生ClO2的化学方程式为
(3)从装置④反应后的溶液获得晶体NaClO2的操作步骤为:
①减压,55℃蒸发结晶;②趁热过滤;③;④低于60℃干燥,得到成品。
(4)设计实验检验所得NaClO2晶体是否含有杂质Na2SO4,操作与现象是:取少量晶体溶于蒸馏水,
实验Ⅱ:测定某亚氯酸钠样品的纯度。
设计如下实验方案,并进行实验:
①准确称取所得亚氯酸钠样品m g于烧杯中,加入适量蒸馏水和过量的碘化钾晶体,再滴入适量的稀硫酸,充分反应(已知:ClO2+ 4I+4H+ =2H2O+2I2+Cl)。将所得混合液配成100mL待测溶液。
②移取25.00mL待测溶液于锥形瓶中,用c mol•L-1 Na2S2O3标准液滴定,至滴定终点。重复2次,测得消耗标准溶液的体积的平均值为V mL(已知:I2 +2S2O32=2I+S4O62)。
(5)滴定中使用的指示剂是,达到滴定终点时的现象为
(6) 样品中NaClO2的质量分数为(用含m、c、V的代数式表示,式量:NaClO2 90.5)。

亚氯酸钠(NaClO2)是一种重要的含氯消毒剂,主要用于水的消毒以及砂糖、油脂的漂白与杀菌。以下是过氧化氢法生产亚氯酸钠的工艺流程图:

已知:①NaClO2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适当条件下可结晶析出NaClO2•3H2O。
②纯ClO2易分解爆炸,一般用稀有气体或空气稀释到10%以下安全。
③160 g/L NaOH溶液是指160 gNaOH固体溶于水所得溶液的体积为1L。
(1) 160 g/L NaOH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2)发生器中鼓入空气的作用可能是   (选填序号)。
a.将SO2氧化成SO3,增强酸性;
b.稀释ClO2以防止爆炸;
c.将NaClO3氧化成ClO2
(3)吸收塔内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吸收塔的温度不能超过20℃,其目的是  
(4)在碱性溶液中NaClO2比较稳定,所以吸收塔中应维持NaOH稍过量,判断NaOH是否过量的简单实验方法是
(5)吸收塔中为防止NaClO2被还原成NaCl,所用还原剂的还原性应适中。除H2O2
外,还可以选择的还原剂是   (选填序号)。
a.Na2O2 b.Na2S c.FeCl2
(6) 从滤液中得到NaClO2•3H2O粗晶体的实验操作依次是     (选填序号)。
a.蒸馏 b.蒸发 c.灼烧 d.过滤 e.冷却结晶
要得到更纯的NaClO2•3H2O晶体必须进行的操作是        (填操作名称)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