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水稻的高杆对矮杆为完全显性,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A、a),抗病对易感病为完全显性,由另一对等位基因控制(B、b),现有纯合高杆抗病和纯合矮杆易感病的两种亲本杂交,所得F1代自交,多次重复实验,统计F2的表现型及比例都近似得到如下结果:高杆抗病:高杆易感病:矮杆抗病:矮杆易感病=66:9:9:16。据实验结果回答下列问题:
(1)控制抗病和易感病的等位基因          (遵循/不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
(2)上述两对等位基因之间             (遵循/不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3)F2代中出现了亲本所没有的新的性状组合,产生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是有性生殖过程中,控制不同性状的基因进行了              ,具体发生在          时期。
(4)有人针对上述实验结果提出了假说:
①控制上述性状的两对等位基因位于        对同源染色体上
②F1通过减数分裂产生的雌雄配子的比例都是AB:Ab:aB:ab=4:1:1:4
③雌雄配子随机结合
为验证上述假说,请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并预期实验结果:
实验设计:                                                                
预期结果:                                                                

科目 生物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微生物的分离和培养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荠菜是一年生植物,果实的形状有三角形和卵圆形两种,两种纯合类型的荠菜杂交,F1全是三角形的,用F1与卵圆形两个品种做了如下两组实验,结果如下:
实验1:F1×卵圆形,F2中三角形∶卵圆形=3∶1。
实验2:F1自交,F2的表现型及其数量比为三角形∶卵圆形=15∶1。
综合上述实验结果,请回答:
(1)荠菜果形的遗传受________对等位基因控制,且遵循________定律。
(2)若果形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用A、a表示;若由两对等位基因控制,用A、a和B、b表示,以此类推。请推测三角形的基因型有________种,卵圆形的基因型为________。
(3)让实验1得到的F2全部植株继续与卵圆形品种杂交,则理论上,F3的表现型及其数量比为________;让实验2得到的F2全部植株自花传粉,则理论上,后代有两种表现型的F2株系占全部F2植株的比例是________。

人体在特殊情况下,会产生针对自身细胞表面某些受体的抗体。如重症肌无力是由于机体产生能与乙酰胆碱受体特异性结合的抗体,但抗体不能发挥乙酰胆碱的作用(如图1所示)。“Graves氏病”是由于机体产生针对促甲状腺激素受体的抗体,而该种抗体能发挥与促甲状腺激素相同的生理作用,但甲状腺激素不会影响该抗体的分泌(如图2所示)。请分析回答:

(1)在正常人体内,兴奋到达神经—肌肉突触时,储存在________中的乙酰胆碱就被释放到突触间隙中,与受体结合后使突触后膜兴奋,肌肉收缩。重症肌无力患者的乙酰胆碱受体与抗体结合后,导致________和________,使乙酰胆碱受体数量减少和功能部分丧失,表现为重症肌无力。
(2)根据图2分析,与正常人相比Graves氏病患者Y激素的分泌量________,由此判断,Graves氏病患者的体温往往比正常人________,但该患者自身的产热量________散热量。
(3)在“重症肌无力”与“Graves氏病”患者体内,促甲状腺激素受体和乙酰胆碱受体都是________,从而引起特异性免疫反应。
(4)由上述分析可知,参与人体稳态调节的有________等。

生命活动所需能量的最终来源是太阳能,下图表示太阳能被固定后在生物体内的转化途径,其中①~⑥表示生理过程。请据图回答问题:

(1)将太阳能固定在植物体内的生理作用是图中的________(填序号),完成④、⑤过程必要的条件是环境中有一定浓度的________。
(2)CO2参与③过程时首先与________结合形成________,在外界条件稳定时,这两类物质在叶绿体内的含量保持相对平衡,请列举两种能暂时打破这种平衡的主要外界因素:_______________。
(3)如果某叶肉细胞既不释放氧气,也不吸收氧气,此时细胞中能产生ATP的场所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85年前,某地农村农作物秸秆都是当作燃料,而农户和家畜的粪便等均作为肥料直接施入农田。后来逐步开始进行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下图是2006年时当地生态工程示意图。

(1)试分析1985年前生产形式的不利影响(至少举两个方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该生态工程的建设遵循了________________等基本原理。生态工程与传统工程相比较,具有________________等特点。
(3)当地人希望进一步提高该系统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专家经过考察后,建议他们增加一个奶牛养殖项目。村民接受了专家的建议,并对原有的生产项目作了一些调整。他们需要调整的项目主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现代生物技术可应用于生态建设,举例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水华是蓝藻大量死亡腐败后在水面形成的一层蓝绿色且有腥臭味的浮沫。蓝藻一年中在水中随季节上下移动、漂浮(如下图)。太湖蓝藻往年一般在5月底6月初发生,多见于湖区周边的小水湾等水体流动性差的水域。
材料二 近20年来,化学工业是太湖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产业之一,大小工厂遍布太湖周围地区。工业发展对劳动力的需求,使太湖地区人口密度达到每平方公里1 000人左右。
材料三 城镇化的发展,使农业用地锐减,为了维持粮食总产量的相对稳定,大量使用化肥、农药和除草剂。农村也开始大量使用抽水马桶,但污水处理能力极其有限。

根据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蓝藻的发生和水污染有关。引起太湖水污染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
这些原因造成湖水中________等物质含量大量增加,导致湖水的________。
(2)有专家对太湖污水处理提出如下治理方案:把环太湖的污水集中起来,经过预处理后,穿过南通,送到黄海边生长着芦苇植被的滩涂,最后排入大海,请你评价该方案的优缺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