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验证“植物主茎顶芽产生的生长素能够抑制侧芽生长”,某同学进行了以下实验:
①选取健壮、生长状态一致的幼小植株,分为甲、乙、丙、丁4组,甲组植株不做任何处理,其他三组植株均切除顶芽。然后乙组植株切口不做处理,丙组植株切口处放置不含生长素的琼脂块;丁组植株切口处放置含有适宜浓度生长素的琼脂块。
②将上述4组植株置于相同的适宜条件下培养。
回答下列问题:
(1)各组植株侧芽的预期生长情况分别为:甲组 ;乙组 ;丙组 ;丁组 。
(2)比较甲组与乙组的预期结果,能够说明 。
(3)比较乙组与丙组的预期结果,能够说明 。
(4)比较丙组与丁组的预期结果,能够说明 。
(5)顶芽产生的生长素抑制侧芽生长的原因是 。(2分)
下图为一果蝇体细胞染色体组成图,请据图分析。
(1)按“染色体功能”可将图中染色体分成常染色体和性染色体2组,其中常染色体包括,性染色体包括。
(2)按“同源染色体在一组而非同源染色体不在一组”可将图中染色体分成组,每组包括条染色体。
(3)按“非同源染色体在一组而同源染色体不在一组”可将图中染色体分成组,每组包括条染色体。
(4)若该细胞进行减数分裂,则在减数第一次分裂联会期,细胞中染色体会自动分成
组,其中每一组染色体合起来称之为一个;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细胞中染色体会自动分成组,其中每一组染色体合起来称之为一个。
阅读下列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2009年12月1号是第22个世界艾滋病日,今年联合国将世界艾滋病日的主题确定为:“普遍可及和人权”,意在强调实现艾滋病预防、治疗、关怀和支持的普遍可及是保护人权的当务之急。艾滋病的病原体是艾滋病病毒,其寄生在感染者的体液和器官组织内,感染者的血液、精液、阴道分泌物、乳汁、伤口渗出液中含有大量艾滋病病毒,具有很强的传染性。唾液、汗液、尿、粪便等在不混有血液和炎症渗出液的情况下含艾滋病病毒很少,没有传染性。艾滋病的医学名称是。英文缩写为。艾滋病病毒的医学名称为,英文缩写为。
下列哪项不是艾滋病的传播途径()
A.性传播 | B.母婴垂直传播 | C.血制品、器官移植和污染的注射器 | D.蚊虫叮咬 |
如果某人被证实为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他(她)应当怎样做()
A.辞掉工作,避免社会活动 | B.隐瞒艾滋病病毒的事实,不告诉任何人 |
C.定期就医,遵从医嘱 | D.避免一切体育锻炼,卧床休息 |
以下关于艾滋病的叙述,错误的是()
①艾滋病患者出现病症的直接原因是其它病原体感染
②艾滋病病毒攻击人体免疫系统,特别是B淋巴细胞
③艾滋病病毒侵入人体后存在潜伏期,原因是潜伏期艾滋病病毒复制能力较弱
④感染艾滋病病毒的人称为艾滋病患者,应尽快治疗
⑤目前还没有根治艾滋病的特效药
A.②③⑤ | B.①④⑤ | C.②③④ | D.①②③ |
果蝇易饲养,繁殖快,所以生物学家常用它作为遗传学研究的实验材料。从1909年开始,摩尔根开始潜心研究果蝇的遗传行为。他偶然在一群红眼果蝇中发现了一只白眼雄果蝇。根据以上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1)这只白眼雄果蝇最可能来源于,受基因控制,其染色体组成可表示为。
(2)研究表明:果蝇的红眼和白眼是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的。所不同的是白眼性状的表现,总是与性别相联系。请你用发现的白眼雄果蝇与正常雌果蝇为材料,通过遗传学实验来说明解释这一现象(用遗传图解及必要的文字回答)。(相关基因用W和w表示)
(3)如果想进一步证明设想,可采用的方法验证。
如图所示为在培养金黄色葡萄球菌时,培养基上污染了青霉后发生的现象:在青霉(图中央的大斑点)周围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图中的小斑点)绝大多数都被杀死了,但也出现了一个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菌落。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⑴金黄色葡萄球菌与青霉菌的结构上的根本区别是________。
⑵在青霉的周围仍出现了一个金黄色葡萄球菌菌落,其根本原因是部分金黄色葡萄球菌发生突变产生了抗药性基因。那么抗青霉素基因是在拟核中还是在质粒中,实验室提供金黄色葡萄球菌的两个品系:普通品系和抗青霉素品系,基本培养基、青霉素,及其他实验条件,请完成下面的一个实验设计,探究抗青霉素基因的位置。
实验步骤:
①取普通品系和抗青霉素品系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分别将其吸取拟核,并将普通品系拟核置于去核的抗青霉素品系细胞质中,制备组合细菌A;将,制备组合细菌B。分别将A、B组合菌扩大培养。
②。
③观察比较A、B组合菌在青霉素培养基上的生长状况。
写出两种可能的结果,并得出相应的结论
结果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结论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结果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结论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下图所示为生态系统硫循环示意图。图中方框表示生态系统的生物成分,圆框表示非生物成分。请据图回答有关问题:
(1)图中与降雨有关的过程是__________。
(2)图中表示绿色植物的是___________,硫元素以__________形式被植物吸收,在a、b、c之间以____________形式传递。
(3)c→d和c→e表示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硫进入生物群落后,完成硫循环的回路中,最重要的生物成分是[ ]__________。
(5)据报载,江苏省某城市2008年中发生多次酸雾,对人、动植物、建筑物等造成了一定程度的不良影响,其根本原因是短时间内大量的SO2排放到大气中,超出了生物圈的____________________。
(6)在用黄瓜幼苗做《观察二氧化硫对植物的影响》的实验中,实验装置放在___________条件下,可使实验现象更明显;通过观察发现叶片受损程度与叶龄有关,最先受害的是____________(填“幼叶”、“成熟叶”或“老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