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水稻的高杆对矮杆为完全显性,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A、a),抗病对易感病为完全显性,由另一对等位基因控制(B、b),现有纯合高杆抗病和纯合矮杆易感病的两种亲本杂交,所得F1代自交,多次重复实验,统计F2的表现型及比例都近似得到如下结果:高杆抗病:高杆易感病:矮杆抗病:矮杆易感病=66:9:9:16。据实验结果回答下列问题:
(1)控制抗病和易感病的等位基因          (遵循/不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
(2)上述两对等位基因之间             (遵循/不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3)F2代中出现了亲本所没有的新的性状组合,产生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是有性生殖过程中,控制不同性状的基因进行了              ,具体发生在          时期。
(4)有人针对上述实验结果提出了假说:
①控制上述性状的两对等位基因位于        对同源染色体上
②F1通过减数分裂产生的雌雄配子的比例都是AB:Ab:aB:ab=4:1:1:4
③雌雄配子随机结合
为验证上述假说,请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并预期实验结果:
实验设计:                                                               
预期结果:                                                                

科目 生物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基因突变的原因 人工受精、试管婴儿等生殖技术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下图表示血红蛋白提取和分离实验的部分装置或操作方法,请回答下列问题:

(1)如图甲,表示过程,该操作目的是去除样品中的杂质。现有一定量的血红蛋白溶液,进行上述操作时若要尽快达到理想的实验效果,可以(写出一种方法)。
(2)如图乙,往色谱柱中加样的正确操作顺序是(用序号表示)。在进行④操作前,应该等样品,且要(填“打开”或“关闭”)下端出口。
(3)a、b均为蛋白质分子,其中先从层析柱中洗脱出来的是,原因是

下图为“DNA粗提取和鉴定”实验的相关操作。

(1)图中实验材料A可以是等,研磨前加入的B应是
(2)通过上述所示步骤得到滤液C后,再向滤液中加入2moL/L的NaCl溶液的目的
,再过滤得到滤液D,向滤液D中加入蒸馏水的目的是
(3)在“DNA的粗提取和鉴定”实验中,将含有一定杂质的DNA丝状物分别放入体积为2mL的四种溶液中,经搅拌后过滤,获得4种滤液,含DNA最少的是滤液    

1
B液中
搅拌研磨后过滤
滤液E
2
2mol/L的NaCl溶液
搅拌后过滤
滤液F
3
O.014mol/L的NaCl溶液中
搅拌后过滤
滤液G
4
冷却的95%的酒精溶液中
搅拌后过滤
滤液H

(4)DNA鉴定的原理是      

资料显示,近十年来,PCR技术(DNA聚合酶链式反应技术)成为分子生物实验的一种常规手段,其原理是利用DNA半保留复制的特性,在试管中进行DNA的人工复制(如下图),在很短的时间内,将DNA扩增几百万倍甚至几十亿倍,使分子生物实验所需的遗传物质不再受限于活的生物体。请据图回答:

(1)加热至94℃的目的是使DNA样品的键断裂,这一过程在生物体细胞内是通过酶的作用来完成的。通过分析得出新合成的DNA分子中,A=T,C=G,这个事实说明DNA分子的合成遵循
(2)新合成的DNA分子与模板DNA分子完全相同的原因是

(3)通过PCR技术使DNA分子大量复制时,若将一个用15N标记的模板DNA分子(第一代)放入试管中,以14N标记的脱氧核苷酸为原料,连续复制到第五代时,含15N标记的DNA分子单链数占全部DNA总单链数的比例为
(4)PCR技术不仅为遗传病的诊断带来了便利,而且改进了检测细菌和病毒的方法。若要检测一个人是否感染了艾滋病病毒,你认为可以用PCR扩增血液中的()

A.白细胞DNA  B.病毒蛋白质   C.血浆抗体  D.病毒核酸

在20世纪50年代,酶已经大规模地应用于各个生产领域,到了70年代又发明了固定化酶与固定化细胞技术。
(1)在实际生产中,固定化酶技术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与固定化酶技术相比,固定化细胞技术固定的是_________________。
(2)制备固定化酵母细胞,常用的包埋材料是________,使用了下图中方法[ ]________(填出号码及名称)。

(3)制作固定化酵母菌细胞时,充分混合均匀的酵母细胞溶液可在饱和________溶液中形成凝胶珠。部分同学实验制得的凝胶珠不是圆形或椭圆形,其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来进行葡萄糖发酵。a是固定化酵母细胞,b是反应柱。①从上端漏斗中加入反应液的浓度不能过高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

②要想得到较多的酒精,加入反应液后的操作是________(打开或关闭)活塞1和________(打开或关闭)活塞2。
③为使该实验中所用的固定化酵母细胞可以反复利用,实验过程一定要在________条件下进行。
④装置中的长导管起的作用是

(6分) 为了进一步增强洗衣粉对血渍、奶渍、油污、土豆泥等衣物上常见污垢的去除能力,洗衣粉中常常会添加各种酶类。请回答有关问题:
(1)根据衣物上常见的污垢,加酶洗衣粉中添加的酶类有碱性蛋白酶、____________。
(2)碱性蛋白酶能将血渍、奶渍等含有的大分子蛋白质水解成可溶性的________。
(3)下图为加酶洗衣粉的包装袋上的产品说明,根据你所学习的有关知识,解释注意事
项③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下面是添加脂肪酶的加酶洗衣粉和普通洗衣粉洗涤效果的有关探究实验,请据表回答:

脸盆编号
洗涤物(等量)
洗涤温度
洗衣粉(等量)
水量
洗净所需时间
1
油污布
45℃
加酶
2 L
4 min
2
油污布
45℃
普通
2 L
7 min
3
油污布
5℃
加酶
2 L
9 min
4
油污布
5℃
普通
2 L
8 min

①该实验设计体现了____________原则。
②若1号实验组,洗净所需时间接近7分钟,请分析最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5)添加蛋白酶的加酶洗衣粉不适宜洗涤下列衣料中的________。
①棉织品 ②毛织品 ③腈纶织品 ④蚕丝织品 ⑤涤纶织品 ⑥锦纶织品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