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的高杆对矮杆为完全显性,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A、a),抗病对易感病为完全显性,由另一对等位基因控制(B、b),现有纯合高杆抗病和纯合矮杆易感病的两种亲本杂交,所得F1代自交,多次重复实验,统计F2的表现型及比例都近似得到如下结果:高杆抗病:高杆易感病:矮杆抗病:矮杆易感病=66:9:9:16。据实验结果回答下列问题:
(1)控制抗病和易感病的等位基因 (遵循/不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
(2)上述两对等位基因之间 (遵循/不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3)F2代中出现了亲本所没有的新的性状组合,产生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是有性生殖过程中,控制不同性状的基因进行了 ,具体发生在 时期。
(4)有人针对上述实验结果提出了假说:
①控制上述性状的两对等位基因位于 对同源染色体上
②F1通过减数分裂产生的雌雄配子的比例都是AB:Ab:aB:ab=4:1:1:4
③雌雄配子随机结合
为验证上述假说,请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并预期实验结果:
实验设计:
预期结果:
下图中,甲为有丝分裂过程中细胞核内DNA含量变化曲线图,乙为有丝分裂各时期图像(顺序已打乱)。请回答下面的问题:
甲乙
(1)甲图中可表示为一个完整的细胞周期的是________段。
(2)乙图中细胞分裂的正确排序是。其中染色单体形成于图________。
(3)若甲、乙两图表示同一种生物的细胞分裂,则甲图中的2n=________。
(4)乙图细胞核中染色体数与其他各图不同的是图________,此时有染色体_______条,
DNA分子________个,染色单体________条。
(5)数染色体数目最好的是甲图中的________段,此时细胞内染色体、DNA、染色单体之比为________。
(6分)如图表示某一探究活动的实验装置。实验分为若干组,各组植株大小、生长状况等基本相似。假设实验温度保持在25℃时植物的呼吸速率不变。请根据表格中的数据,回答问题:
组别 |
实验条件(25℃) |
液滴移动(mm/h) |
|
光照(lx) |
CO2(%) |
||
…… |
…… |
…… |
…… |
6 |
800 |
0.03 |
右移60 |
7 |
1000 |
0.03 |
右移90 |
8 |
1000 |
0.05 |
右移112 |
9 |
1500 |
0.05 |
右移112 |
10 |
1500 |
0.03 |
右移90 |
…… |
…… |
…… |
…… |
(1)密闭空间中缓冲液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
(2)下图表示大豆苗叶肉细胞中的两种膜结构,以及在它们上面所发生的生化反应。请根据图示分析回答:
实验中毛细刻度管内的液滴右移,是由于A图所示的________速率大于B图所示的________速率造成的。
(3)根据表中第________组的数据,可以得出如下结论:在该实验的密闭空间中CO2浓度为0.03%的条件下,光照强度增大到________Lx时,大豆幼苗的光合作用速率不再增加。
(4)根据上表数据,提示我们在大田农业生产上可以采取________等措施来提高农作物的光合作用速率。
下面两个图表示两个生理过程,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密码子 |
CGU |
UAU |
AUG |
ACG |
GUG |
UCC |
CAG |
氨基酸 |
精氨酸 |
酪氨酸 |
甲硫氨酸 |
苏氨酸 |
缬氨酸(起始) |
丝氨酸 |
谷氨酰胺 |
(1)甲图表示的生理过程所发生的主要场所是。其中的②表示,③起的作用
(2)甲图中,若②中A占26%,U占28%,那么,在相应的DNA片段中,A占,
C占。
(3)根据题中的信息写出乙图中③的氨基酸序列
。
(4)根据题意,写出遗传信息的传递方向。
下图1表示某高等动物(基因型为EeFf)细胞分裂的不同时期每条染色体上DNA含量的变化;图2表示该生物细胞分裂不同时期的细胞图像(字母E、e代表染色体上的基因)。图3表示细胞分裂过程中一个细胞中的染色体、染色单体和DNA分子的相对数目。请据图回答问题:
(1)图1中AB段的发生时期是,CD段形成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
(2)图2中细胞处于图1的BC段。丙细胞的名称是。请仔细观察丙细胞染色体上的基因,分析产生这种情况的原因是基因突变或。
(3)图2中甲细胞的基因型是___,甲细胞分裂的前一阶段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图3中的a、b分别代表、。图3的III阶段对应于图2中的细胞。
(5)基因的分离定律和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发生在图2的细胞,该时期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